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 > 第886章 三星连珠

第886章 三星连珠

    安公公是看着太子长大的人,与其亲厚,早年也受了吉庆皇太后不少折磨。
    他能活着陪伴太子到现在,也算是老骨头硬了。
    是以他更关心太子的终身大事,“殿下,海晏公主是个有福之人,您不必忧心。倒是近日谣传护国公府收的义女池霜姑娘,是太子殿下您的心上人。实在不行,您将计就计,直接堵了各权贵世家的嘴,也好堵了他们的心。”
    萧治凉凉地睨了一眼安公公,“你这么闲,不如去报国寺替本宫为皇妹祈福吧。”
    安公公无奈,奉命去了报国寺为海晏公主祈福,正碰上护国公府主母带着池霜也在那儿为公主祈福。
    安公公便是多看了池霜几眼,就觉得此女长相端方,温婉大气,母家无人就没有外戚专权的威胁。
    简直完美啊!
    虽然年纪大了点,可如此才更加会疼人。
    安公公越看越慈爱,越看越欢喜。
    就觉得他主子都多大了,身边还空落落的,实在不像话。但凡他主子的母妃还在,随便怎么张罗也不至于这样。
    安公公还听来一个传闻,说池姑娘出口成诗,会用诗词骂人,是个雅人。
    这样的姑娘若是入主东宫,那是所有人的福气。
    试想想,若是婢女犯了错,太子妃用诗词骂,“蠢婢!蠢婢!打碎缠枝金穗。胭脂污了罗帷,还敢狡辩是非?掌嘴!掌嘴!”
    安公公越想越好笑。
    池霜被远处安公公笑得心里发毛,不由自主挽紧了郑巧儿的手,“阿娘,那人在笑话我。”
    郑巧儿被那声“阿娘”喊得心都化了,忙拍拍她手背,“不怕,霜儿不怕。那是太子殿下身边的安公公,许是在跟我打招呼。”
    她远远一颔首,便带着池霜进了寺里。
    池霜还不知自己被好些人惦记上了。她被保护得很好,愣是一点谣言没听着,在护国公府里过得平静安逸。
    这段时日是她有生以来最享福的日子了。可她也知,她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弟弟用命换来的。所以她不止要活出她那一份,还要活出弟弟那一份。
    她以前不惜命,现在惜命了。
    她还感激时安夏处处护她,是以今日除了来给弟弟点长明灯,还来为公主祈福。
    时安夏这一胎简直深受各方瞩目,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弦。
    姚笙抄写的《药师经》已垒成三尺高的经幢;报国寺的钟声昼夜不息,住持带着三百僧众连做了七日祈福法会。
    听蓝院的偏厅里,煎药的紫铜炉日夜冒着白烟。
    唐楚君和于素君捧着签筒在佛前跪了整宿,签文上的“福泽满堂”四个字被她的眼泪晕得模糊不清。
    秦芳菲和莫挽棠在寒冬大雪中,于东门码头处执铜柄铁勺派发热粥,为公主行善积德。
    最离奇的是,有些话传着传着就变了样。有人把时安夏哄梁雁冰和孟娘子的话,传成怀了“三胎”。
    在北翼,自来有“三胎现,盛世启”的说法。
    一胎三胞,属大吉之兆。历来民间有妇生三胎,朝廷会奖励米粮以及银子。
    连京郊的乞丐窝都传开了,“听说海晏公主肚子里揣着文曲武曲和寿星哩!”
    老乞丐信誓旦旦比划着,“前儿夜里我亲眼瞧见,三颗亮得晃眼的星星掉入了如意街!”
    时安夏听北茴她们回来聊得兴起,哭笑不得,“这个误会传大了。”
    她起初还能淡然处之,每日照常用膳、散步、看些闲书。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连最沉稳的梁雁冰都开始频频查看她的脉象,她心底渐渐涌上一丝不安。
    申思远许久未至,也来探脉。探完就走,眉头不展。这使得时安夏的忧思又深了一层。
    且,进入十二月,已过了正常生产的日子许久。算起来,胎儿在腹中快待了一年。
    边关大捷战报一个一个传来,连岑鸢都来信问是否母子平安。
    甚至他在信里开玩笑说,“要不你等我回来再生,我想握着你的手,陪你生孩子。”
    其实他只是以玩笑的口吻表达他不在妻子身边的歉意,但绝没料到这话竟成了时安夏的真实境况。
    “若再不生,怕是真要等到夫君回来了。”时安夏隐隐急起来,再不能平静。
    孟娘子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把时安夏的掌纹面相看透。
    她想,如果祖母在,应该能看得明白。毕竟阳玄先生都能看明白,那就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了。
    这天清晨,孟娘子照例用竹筒听胎心。忽然,她眉头一皱,将竹筒换个位置又听了听,脸色微变。
    "怎么了?"时安夏敏锐地察觉到异常。
    孟娘子深吸一口气,似不确定,又拿起竹筒俯身认真去听。
    如此,反复。
    屋子内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孟娘子,又看着时安夏,生怕出点岔子。
    好半天,孟娘子喃喃道,“似乎真的不止一个胎心。”
    屋内安静得落针可闻。姚笙将手上的绣线都扯断了,唐楚君和于素君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