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汉末雄风 > 第十章 宵小沐猴冠,英雄抖虎威下

第十章 宵小沐猴冠,英雄抖虎威下

是“宽以济宽”,以袁绍、刘璋为代表。
    而孔融镇北海的8年时间(189-196),恰好处在2袁阵营相互攻杀的敏感阶段。
    虽然诸书均言、孔融“悠游其间,无所依附”。实际以其行事风格看,镇压地方豪门,重用剑客无赖,与公孙瓒阵营可谓1脉相承。
    (融)但能张磔网罗,其自理甚疏。租赋少稽,1朝杀5部督邮。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9州春秋》
    考虑到公孙瓒所署青州刺史田楷屯齐国,瓒所署平原相刘备屯高唐,均在青州,与融为唇齿。恐怕孔融的政治立场,应该是“亲公孙”的。或者说,其执政风格,明显受到公孙瓒派系的影响。
    另1方面,孔融与公孙瓒盟友袁术不睦,公开骂术“冢中枯骨”。可见融颇放纵,刚戾多忤。
    融连年倾覆,事无所济,遂不能保障4境,弃郡而去。
    孔融在北海,虽然大力镇压门阀,重用“轻剽猛士”,军力却依然孱弱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幽州兵乱,南寇北海。融出为安抚,欲引为己用。未几,兵复叛,亡走他郡,融望兵兴叹。
    幽州精兵乱,至徐州,卒到城下,举国皆恐。融直出说之,令无异志。遂与别校谋夜覆幽州,幽州军败,悉有其众。无几时,还复叛亡。--《9州春秋》
    黄巾大帅管亥来袭。孔融故作高明,临阵豪饮,两翼夹击,反被管亥打得丢盔弃甲,竟连北海都回不去了,躲在南县瑟瑟发抖。
    黄巾将至,融大饮醇酒,躬自上马,御之涞水之上。寇令上部与融相拒,两翼径涉水,直到所治城。城溃,融不得入,转至南县,左右稍叛。--《9州春秋》
    “稍叛”即6续背叛,“稍”于古文中,指渐渐。
    “管亥寇北海”的具体时间,请恕云某无能。
    以兴平元年(194)刘备转入徐州,而太史慈随即南附刘繇,可知下限当在初平4年(193)。而青徐黄巾4虐青州,当在初平2年(191);翌年即转入兖州,为曹操所败。
    故“管亥寇青州”当在191-193。
    融命在旦夕,赖东莱豪族太史慈,出奔平原,求师旅于刘备。
    时,黄巾复来侵暴,融乃出屯都昌,为贼管亥所围。融逼急,乃遣东莱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后汉书卷7十-孔融传》
    彼时的刘备,3十出头,只是公孙瓒私署的伪国相,麾下兵甲不过数千。备闻讯,领兵3千入北海,击溃管亥,孔融得救。
    同为招揽“亡命奸臧”与“轻剽武人”,孔融与刘备的战斗力,却差天共地,不忍卒睹。
    融自败于管亥,“连年倾覆,不能自存”,竟被逼得“弃郡而走”,东徙徐州。后迁青州刺史。
    连年倾覆,事无所济,遂不能保障4境,弃郡而去。后徙徐州,以北海相自还领青州刺史,治郡北陲。--《9州春秋》
    考虑到孔融的青州刺史,乃刘备于兴平元年(194)表奏,且备提领徐州亦在同年。可知彼时孔融托庇于刘备。
    (融)在郡6年,刘备表领青州刺史。--《后汉书卷7十-孔融传》
    此处值得1提的是:孔融镇北海8年,在郡第6年被表为青州刺史,是年为兴平元年(194)。
    这恰好是刘备提领徐州同年。
    刘备是孔融外藩倚仗,还可从《9州春秋》中左丞祖与孔融对话中略窥12。
    左劝融“自托强国”,融不听而杀之。
    丞祖劝融自托强国,融不听而杀之,义逊弃去。遂为袁谭所攻。--《9州春秋》
    从孔融依靠刘备、太史慈而收复北海,可知其并非完全中立;左氏所谓“强国”,很可能是指代袁绍或袁术。而融拒绝托庇于“强国”,可知彼时其倚仗“名位不显”,当指刘备。
    兴平元年(194)陶谦死。刘备与典农陈登、北海相孔融商议对策,2人皆支持备牧徐州。
    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领徐州。--《蜀书2先主传》
    陈登为下邳豪族,在备身边并不奇怪。孔融是北海国相,当时是怎么跑到刘备身边去的?还对着备大骂袁术“冢中枯骨”?
    恐怕兴平元年(194)的孔融,早被流寇打得丧师失地,屈身刘备幕府了。
    彼时刘备妄自尊大,效法公孙瓒授田楷为青州,亦授孔融为青州,以为藩卫。可谓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结果…呵呵。
    “托庇刘备”的这段屈辱历史,史册虽未明言,但综合各方材料,是显而易见的。
    融为袁谭所攻,流矢雨集,戈矛内接。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建安元年(196)袁谭出为青州刺史,其实最初只是“都督青州”,刺史头衔是袁绍外藩曹操表奏的。
    谭始至青州,为都督,未为刺史,后太祖拜为刺史。--《9州春秋》
    袁谭凶桀,攻袭北海。仰食于刘备的孔融哪是对手?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