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三十四章 请君速入瓮,天下攻江东4

第一百三十四章 请君速入瓮,天下攻江东4

    那就是:只要这2州之士族、豪族建工坊,则赵旻必将参股。
    届时,幽、冀2州便尽在赵旻掌握之中。
    伏寿是赵旻的大老婆,小刘嗣是赵旻的亲生骨肉。赵旻的确要为这对母子考虑1辈子;
    但如今的汉帝刘协,却是与赵旻毫无血缘关系。
    赵旻只是为了给自己亲儿子小刘嗣上位铺路,这才始终善待刘协。
    综上所述,在小刘嗣顺利登上皇位、完全控制宫城之前,赵旻必须要保证,大汉天下尽在自己掌握之中……
    包括刘备的南越国、西域都护府以及安西都护府在内!
    至于小刘嗣登上皇位之后,赵旻与小刘嗣如何顺利交接权力、赵旻又应该何去何从……
    那就是后话了。
    古往今来,凡是在权力交接之时,必将流血!
    刘邦、朱元璋只是两个典型例子而已。
    自始皇帝赵政开始,至前汉刘启、刘彻、刘病已,后汉汉和帝刘肇;
    汉魏嬗代、魏晋嬗代,两次血流成河;
    衣冠南渡后,晋元帝司马睿、晋明帝司马绍这两朝,王敦、桓玄前后两次反叛;
    桓氏门阀,更是干脆把东晋玩坏了。
    流血始终未停止的北朝无需赘言;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寄奴、刘宋文帝刘义隆父子……
    从开国乱到亡国的隋唐2朝、大明朱重8及朱老4、满清9龙夺嫡……等等等等。
    这些例子不胜枚举。
    赵旻早有预料,将来小刘嗣继承皇位之时,类似事件根本难以避免!
    由是故,赵旻必须始终牢牢掌握住天下、以及兵权。
    惟其如此,赵旻方可在跳梁小丑、以及其背后之人逐1出现之时,挥起屠刀大杀特杀。
    为了亲生儿子,为了这大汉山河,为了无辜百姓……
    赵旻这个当爹的,不介意自己双手沾满鲜血、身上背负无数骂名、死后还被千夫所指。
    综上所述,在幽、冀2州兴建工坊,实则是赵旻的1个阳谋:
    其人借机掌控这2州的阳谋。
    赵旻之所以完全放心益州、荆州,主要就是因为,益州的产业链为赵旻所牢牢控制;
    而荆州豪族的利益,实际上,则是与赵旻完全成为了1体。
    在原材料生产、供应,加工生产、物流运输、下游销售这个产业链之中,荆州豪族只占有加工生产这1截儿。
    上游原材料,物流运输,以及下游的销售渠道,都是赵旻的。
    更何况,即便是加工生产,实际上也是赵旻与荆州豪族们合资。
    故而,1众荆州豪族,谁敢与赵旻翻脸?
    如今赵旻要做的,便是仿照荆州的模式,将幽、冀2州,牢牢控制在手中。
    如是般,赵旻在心中反复揣摩了1番之后,认为如今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时,张裕捋须笑道。
    “从文,天下大1统虽已近在眼前,然则,从文万不可因此而自傲。
    纵然有不破不立之言,然则,大汉之痼疾,终归……”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袁绍找了这么个“对刘协知根知底的真君子”做皇帝,委实自寻烦恼。
    彼时袁绍可以拥立的人物,大约相当有限。
    同在联军的兖州刺史刘岱,是故侍中,陪王伴驾,应对左右;其对刘协的了解程度,大约与刘虞不相上下。
    避难江淮的侍御史刘繇(后扬州刺史),是刘岱亲弟。
    远在川蜀的益州牧刘焉,亦曾履职“宗正”,知根知底,亦不可立。
    那袁绍能立谁?立“离职未久、殴打上司”的故安喜尉刘备?
    如按王粲所载,刘备彼时还在酸枣露了回脸(我对此持高度怀疑)。可能还和袁绍打过照面儿。
    灵帝末年,(刘)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英雄记》
    即使“新君人选”是如此不堪,袁绍依然定计。可见彼时其完全断掉“与刘协修好”的后路。
    既然“另立新君”势在必行,那袁绍交恶刘协、也便无可避免。
    刘虞之立,颇疑曹操亦参与其中。
    下1章咱们继续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