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长生:从瓶山开始修仙法 > 第173章 观山太保 建水古城

第173章 观山太保 建水古城


    但这段时日里,他一次次反复推敲,总觉得滇南一行似乎有些过于顺利。
    按理说。
    以陈玉楼的地位。
    瓶山大藏,就足以让他名动天下,坐稳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绿林总舵主的位置最少十年。
    但他却在结束瓶山后,又匆匆赶来滇南。
    纵然是有那份人皮地图,十多年前滇王墓的失手。
    各种原因存在。
    但此事还是有着太多解释不清的地方。
    尤其是当日在瓶山内。
    他曾亲口言说,会助自己得偿所愿。
    那时鹧鸪哨并未想太多,只以为是句慰藉罢了,但如今再次回想,他却猛然发觉,陈玉楼说过的每一句话,几乎全都成真。
    难不成……
    越想,鹧鸪哨心里便愈发惶然。
    “破咒自然是头等大事。”
    深吸了口气,鹧鸪哨不敢多想,只是沉吟道。
    “不过,若是能堪破龙骨天书,自然最好不过。”
    “两条路。”
    闻言,陈玉楼似乎早有所料,没有半点耽搁,伸出了两根手指。
    “哪……两条?”
    “第一,在无苦寺,江湖上对周天十六卦了如指掌者,也只有摸金一派。”
    听到这话。
    鹧鸪哨下意识点了点头。
    无苦寺了尘长老,他们之前就有过讨论。
    从他身上求问十六字风水秘术,算是在意料之中。
    他只是想不明白,这第二条路指的又是什么?
    在他犹疑间。
    陈玉楼淡淡开口,“道兄可知观山太保?”
    只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
    短短八个字,让鹧鸪哨脸色一下难看起来。
    “明朝观山太保!”
    身为搬山道人,又岂会不知几百年前那桩往事。
    毁符印以退摸金发丘、弃丹鼎以拒搬山、剿群盗以破卸岭。
    因为观山太保献上的绝户计。
    差点让四派就此断了传承。
    要知道,就算搬山道人是四派中损失最小的一个,但大明一朝近三百年,搬山道人不得不隐姓埋名,避人耳目。
    也是那三百年。
    寻珠之事,几乎停滞不前。
    “陈兄,为何忽然提起那帮人?”
    鹧鸪哨强忍着怒火,沉声问道。
    “自然是因为龙骨天书,就落在他们身上。”
    “什么?!”
    看着陈玉楼风轻云淡的身影,鹧鸪哨一脸的不可思议。
    观山太保、倒斗四派。
    那可是血海深仇。
    自明后,四派后人到处寻找观山太保的踪迹,试图报仇雪恨。
    只可惜那帮人实在狡诈如狐。
    察觉到大明江山将亡,竟是毫不犹豫解甲归田,退隐山林,几百年时间里不出江湖。
    到了今日。
    往事如烟尘散去。
    搬山一脉又忙于寻找丹珠。
    哪有心思理会他们?
    至于摸金、发丘,也都是渐渐式微,不复以往。
    而卸岭一派都是绿林盗匪,聚啸山林,对于此事也不上心。
    仔细想想,就是他,都已经好多年没听到过观山太保的名号了。
    “既然道兄知晓。”
    “就应该听说过,观山一脉起自青溪巫山,盗取悬棺借此发家。”
    对于鹧鸪哨的反应。
    陈玉楼并未在意。
    四派当中,其实最恨观山太保的当属摸金与发丘。
    摸金因为清末出了个张三链子,至少还没断了传承。
    但发丘中郎将却是一度真正衣钵无传,要不是白遇虎无意得到了天官印与陵谱,发丘早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闻言。
    鹧鸪哨点了点头。
    但眉宇间的疑惑却是丝毫不减。
    只不过,仍旧在耐着性子细听而已。
    “那道兄可知,观山封家,最为擅长的是什么?”
    陈玉楼话音一转。
    终于引出了真正的目的。
    “擅长?”
    鹧鸪哨眉头微皱。
    关于当年之事,他多是从上代搬山道人口中所听。
    对此并不如何清楚。
    但既然他这么问,一定有他的道理在。
    稍稍沉思了下,鹧鸪哨心头忽然一动,猜测道,“天书?”
    “不错!”
    见他如此神思敏捷。
    陈玉楼心中都不禁生出几分惊叹。
    “当年封家先辈,就是从悬棺中盗取无数天书异器,从而学得种种方术。”
    “这天底下,论对天书了解者,无出观山一脉之右。”
    之所以提及观山封家。
    自然是因为,原著中胡八一三人从龙岭迷窟中带走的那枚龙骨天书,最终就是孙教授,也就是观山后人封学武破译。
    时隔几十年。
    一个被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