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眼一看,小姑娘眼睛红的像兔子,发髻也微微凌乱,往常白皙的小脸上尽显疲态。
“皇上醒了。”明妍惊喜又担忧:“感觉怎么样?肚子饿不饿?想不想吃东西?”
“喝点粥吧。”康熙其实没什么胃口,但不想让她担心。
何况他这几日几乎滴水未进,再不趁着精神好些吃点东西,正常人都熬不住,更别提他现在正在病中。
“那个谁……”明妍指向旁边的小太监。
“娘娘,奴才安陆。”
“安陆,你赶快去让人送点粥过来。”
“嗻。”
皇上心醒了,太医又赶紧过来把脉查看了一番,情况却令他们大失所望。
虽然昨夜皇上睡得安稳,但病情依旧没有好转。
难道他们想错了,那药并不管用?
一群太医凑到一起,讨论病情。
梁九功这时也醒了,赶紧上前伺候。
“你这奴才。”康熙见梁九功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再见明妍满脸憔悴,就要开口质问。
然而明妍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小声道:“皇上别怪梁公公,是臣妾让他去睡的,臣妾想着等你醒过来的时候,臣妾必然是熬不住了,梁公公刚好休息好,也能有更好的精力伺候皇上,臣妾也放心些。”
一番话人梁九功感激不已。
同时也堵得康熙哑口无言。
再见小姑娘一脸难受才惊觉,一晚上抱着他没动,这得多难受。
连忙用手撑着爬起来。
明妍伸了伸腿,酸痛难忍:“嘶~”
疼的她面容都扭曲了。
梁九功见状,赶紧叫了个小宫女过来帮她按着腿。
“你呀,下次直接把朕放旁边,傻不傻。”
明妍对着他露出了一个傻笑:“臣妾就是瞧着一动您就睡不安稳,想着让你睡个好觉就没动,皇上放心,一会儿就好了。”
没一会,明妍的腿酸麻劲儿还没过去,粥就来了。
显然一直备着呢。
忍着恶心,康熙逼迫自己用了一整碗,但吃完没过多长时间,冷热交替的感觉又来了。
“朕现在什么情况,可是有所好转?”
面对康熙的询问,一众太医眼神闪躲。
都不用说就知道,他们没有办法。
“可朕昨夜确实睡的安稳,昨天喝的药不能接着用?”
“回皇上。”张元奎硬着头皮回话:“微臣刚才仔细给您看过,病情并未好转。甚至脉象较之昨日更加虚弱了。”
“至于能睡个好觉……”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可能是您见到皇贵妃娘娘心生欢喜,且娘娘昨夜一整夜都为你按摩,一刻都未停歇。”
他不说康熙都不知道,昨夜难得睡个安稳觉,他是真的没察觉到外界的任何事。
现在拉着明妍的手一看,果然,什么都没做,小手还在抖。
“以后不许这样了。”
“好好好。”
明妍敷衍的态度让康熙又爱又恨,却舍不得责备。
想了想,他说道:“向民间寻找良方,若有医术高明者,也可带进宫来为朕诊治。”
要不说高人在民间,如此又过了几日,康熙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之时,终于陆陆续续的有人献上了方子。
也有人亲自到皇宫来诊治。
明妍看着一个又一个的人,也不知道谁是历史上的那个奎宁。
康熙吃了不少药,却没一个管用的。
明妍每每都在康熙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消耗功德,为他减轻痛楚。
好几次都忍不住,想着要不直接让康熙好起来,但又有许多顾虑。
第一,共患难的情分到底是不一样的,这次康熙越艰难,才会越记着她的好。
第二,那就是为别的百姓考虑了。
疟疾在这个时代出现一例,就像康熙说的,周围很快就会出现很多例,一死一大片。
在没有特效药的时候,百姓们几乎就是等死。
而那个奎宁的出现,可以说为治疗疟疾提供了特效药。
她若是直接让康熙好起来了,那就没有奎宁献药这事儿了。
以后百姓感染了疟疾,她总不能消耗功德,一个一个的去救吧。
所以明妍是忍了又忍,好在历史并没有出现差错。
这天,来了一个老头,经过了皇宫的检查盘问之后,才有人带着进了乾清宫。
当他说有一药,名为金鸡纳树皮的粉,明妍就知道,她等的人来了。
可也不是什么药都能给皇上用的,哪怕奎宁再三保证,还是先寻了几个同样感染疟疾的人进行了试用。
见那些人都恢复的很好,才给康熙用上。
特效药就是不一般,原本脉搏时有时无,眼看着就要成绝脉的康熙,用上之后,两个时辰内情况就慢慢好转。
先是额头不那么烫了,紧接着寒颤这些症状也开始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