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先帝就是对瑛妃高看一眼,十分的偏宠。
后来发生的事情,一段接着一段。
詹家牵扯进案子中,瑛妃得到消息,惊慌之下动了胎气。
生孩子的时候,差点难产。
最后在御医确认对方身体正有好转的时刻,猝然死去。
女官看着手牵手,欢欢喜喜离开的五皇子夫妇,心说,但愿他们有几分好运气吧。
太庙的事情,到了现在还不算是结束。
朝廷安排了人手前去修缮,修缮的过程中,太庙存放东西的一脚,又出现了火灾。
好在发现的及时,及时扑灭了,没有引起太大的损失。
事情到了这一步,朝廷显然不能坐着看着了。
于是小皇帝、摄政王、王妃、太后等一干皇室宗亲,准备前往太庙祭祖。
想要搞清楚,祖先们到底是要降下怎么样的旨意。
这两天,在太后训斥了皇室宗亲之后,有些老王爷回去之后,立刻就生病了。
缠绵病榻,前来看病的御医说是,因为年纪大了,不能够过度劳累,更加不能随意动气。
唯一的方式就是安心的养着。
还有一些半夜惊厥的程度,更加深了。
请了和尚道士来家里做法事。
太后听说了这些事情,冷冷的评价道:“这就是向祖先认错的态度吗?”
用装疯卖傻,生病来拖延,自己跟这些事情没有多大的关系。
希望能够借此减少来此太后、摄政王的怒气。
太后正在安排人准备前往太庙的东西,对这些在京城里撒泼打滚的皇室宗亲,一概采取了无视的态度。
这种无视,让很多原本是装病的老王爷,一下子是真的生气病起来了。
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这次准备的祭祖规格非常的高,也非常的繁琐。
礼部很多人为了这件事情忙前忙后。
因为之前的祭祖,都是正常的。
唯独这种因为被雷劈,然后去祭祖的流程,与传统的似乎有一点区别。
于是礼部的人,开始在之前的各种章程里面,寻找之前可以参考的仪式记录。
紧锣密鼓的将东西准备好了之后,一行人终于启程前往太庙去了。
林望舒当然也要前去。
李映安作为护卫,现在总管皇帝内外的安全事务。
不能在林望舒身边,一直跟着。
五皇子倒是有时间,坐在马车上,吊儿郎当的靠在车厢壁上,跟赵锦云插科打诨。
到了太庙,有一处正在修缮,其他地方完全不影响落脚休息。
众人按照顺序,一一下车,准备开始祭祀流程。南湘亲王早早就等在一旁,等着上前来汇报消息。
他的王爷之位,就是因为在这边驻守皇陵,才有的。
也是因为对方老老实实守着皇陵,才得到了先帝的重视。
也没有牵扯进先帝时期的好几桩大案中去。
南湘亲王的王妃,则是早早的到了江高璇身边去。
二皇子妃身后的奶娘,抱着一个小婴儿。
那是江高璇生下的亲子。
这还是第一次在外面见到这个孩子。
小婴儿的生命总是有些脆弱,在张开之前,一般都是放在宫室里面养大的。
前来皇陵,对于二皇子一家来讲,又有其他的意味。
既是前来祭祖,又是顺道回孩子的外婆家看一看。
赵锦云从马车上下来,正好看到奶娘抱着孩子进去。
赵锦云脸上忍不住闪过一丝羡慕,其他诸位王妃,几乎都有孩子了。
只有她这里什么动静都没有。
五皇子从赵锦云身后跳下来,看到了她的视线。
笑着说道:“着急什么,早晚都会有的。”
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个话题,赵锦云还是忍不住羞红了脸。
娇嗔的看了他一眼,转头走到前面的队伍里面去了。
祭祖的流程很长,摄政王腿脚不便,小皇帝便要在这件事情上,一力承担下来。
从头到尾,繁琐的流程,就这样一拜一拜,又一拜的进行下去。
高台之上,旗帜招展,有微风阵阵。
给祖先送上去的香火,也都袅袅青烟,直上云霄。
小皇帝口齿清晰的念着准备好的祭文。
颇有一代皇帝的架势。
在下面看到的百官,也有些欣慰。
看来王朝后继有人啊。
念完之后,小皇帝上前,将准备好的祭文恭敬的放在香炉中焚尽
全程肃穆,整个流程没有任何的问题。
之后的祭祀是皇帝见到祖庙里面,叩拜先祖,说些皇帝之间的对话。
往常这个时间,是只有皇帝一个人进去的。
但是现在情况毕竟不一样,于是摄政王和小皇帝一起走了进去。
长长的台阶,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