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七零娇娇女,高冷硬汉情难自禁 > 第484章 明天会更好

第484章 明天会更好

    “坐下吧。”陈副军长指了指折叠凳,声音带着沙哑却依旧有力,“别站着,也都别客气,唐市现在是热锅上的蚂蚁,没那么多虚礼。”
    郑军长和几位领导被让到主位上坐下,楚明舟一行人也自行寻了位置坐下。
    郑军长的目光落在地图上源河水库的标记处:“陈副军长,水库大坝的加固进度怎么样了?”
    “坝体管涌基本控制住了,”陈副军长用铅笔敲了敲地图,“但下游河道淤泥堵塞严重,工程兵正在连夜清淤。
    最头疼的是饮用水问题,地震把地下水管网全震裂了,现在只能靠消防车和运水车送水。”
    他指向地图上几个红色圆圈,“这几个安置点每天要消耗二十吨饮用水,再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楚明舟指尖划过地图上唐市的供水系统标记,忽然开口:“陈副军长,我在磐石军演时调过唐市的地质资料,记得城东十五公里处有处废弃的地下蓄水池,是五十年代建的防空工程,或许能派上用场。”
    陈副军长明显一顿!
    “你连废弃的蓄水池都知道?”
    楚明舟点点头,看向随行的参谋长高磊,“把蓄水池的坐标找出来。”
    高参谋长动作很快,跟楚明舟之间的配合也相当默契。
    “坐标找到了!蓄水池容量约五千立方米,详情需带工程兵去勘察,如果能利用起来,应该能抵御余震。”
    陈副军长猛地一拍桌子:“好!我立马让人带工程兵去勘察,要是能用,马上组织抽水!”
    他眼中闪过一丝亮色,“只要把蓄水池清理出来,至少能解决三个安置点三天的用水问题。”
    “......”
    林安安只在指挥部营帐内呆了一小会儿,随后就跟老警卫员出来了。
    这里已经不是她的主场了,有楚明舟在,也用不着她再操心什么。
    “叔,您开车也累了,咱们坐着歇歇吧。”
    “成。”
    林安安跟老警卫员两人就在指挥部不远处坐着,各自在布包里掏出军用水壶,就着喝水。
    老警卫员是个情绪相当内敛的人,一直对林安安也都不错。
    两人这段时间陪在郑军长左右,也处出了几分感情。
    在没人的时候,林安安已经把称呼改了,一口一个叔,听得他很是开心。
    “叔,您觉得现在的日子苦吗?”
    林安安寻了个话头,她现在准备写新书,就想听听不同人的声音。
    毕竟不同身份、不同视角所展现出来的社会风貌都是不同的。
    老警卫员拧着军用水壶盖的手顿了顿,抬眼望向远处正在装卸物资的战士们。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遍地瓦砾的土地上,像一幅被揉皱的剪影画。
    他喝了口水,喉结滚动着,声音带着岁月的沙砾感,“苦吗?比起长征时啃树皮,比起抗美援朝在雪地里冻掉脚趾头,现在算啥?”
    林安安看着远处的废墟,轻叹了口气,“可他们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
    “丫头。”老警卫员忽然转过头,浑浊的眼睛里却透着透亮,“人只要活着,能喘气,就能把日子过下去。苦不苦,看你跟谁比,更看你想不想往前看。”
    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吹得帐篷帆布哗啦作响。
    林安安微微一怔,“都说世人皆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
    老警卫员却笑着摆摆手,“我们这些老骨头没啥文化,可不懂这些。在我看来,我们生来就该肩负起责任,死也当死得其所!
    眼前看到的苦难都不过是暂时的,就像天总不能日日下雨,总有放晴的时候。”
    “叔,您信不信,以后的华国会特别好。山是山,水是水,有高楼林宇,有车水马龙,孩子们能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人人懂法守法,国强家富!强大到不容他国轻视,没有战争......”
    老警卫员愣了愣!
    他看着林安安的眼睛闪了闪,“我信!但也有些不敢信。”
    林安安的声音轻得像风,却带着千钧之力,“您要信!从长征到抗美援朝,从荆江分洪到抗震救灾,你们这些先辈把‘责任’二字刻进了骨头里,给我们铺出了康庄大道,怎么能不好呢?”
    老警卫员沉吟了很久,似在想象林安安所描述的盛景。
    “一九四九年建国那天,我在天安门广场当卫兵,看着主席同志按动升旗按钮,宣布新华国成立。当时我心里就想啊,我这辈子就算是爬,都得把这担子挑起来,要让后人过上好日子。”
    一老一少在夕阳下聊着,谈谈过往、聊聊畅想、说说各中期盼。
    “安安。”楚明舟从指挥部的营帐里出来了。
    老警卫员见里边要结束了,站起身,理了理身上的军装,就准备去接郑军长。
    楚明舟拦下他,跟他低语了几句。
    林安安看着两人站在一起,两代军人的身影在夕阳下重叠,忽然觉得所谓的“先辈付出”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