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这小寡妇要逆天 > 第368章 进宫

第368章 进宫

    锦和苑内。
    沈悟神色肃穆,高迎庐与户部尚书兼新任内阁首辅挺立一旁,似乎在等着他的回应。
    沈悟手指交替敲击着书案,嘶了一口气。
    “吴王与容王,果真没有关联?”
    高迎庐道:“容王曾多次试图拉拢吴王,可吴王避之如蛇蝎,所以才会有这次吴王世子被绑一事。”
    沈悟咬牙:“吴王如此谨慎,倒真叫朕难办了。”
    户部尚书道:“皇上,依臣之见,吴王是个谨慎识时务的人,若是实在挑不出他的错,不若皇上召他入京来,将此计划如实相告......”
    高迎庐忙打断:“不可,此事一旦走漏风声,势必引发大良十几个地方藩王不满,若是他们群起反抗,朝堂危矣,依臣看,只能徐徐图之,将他们各个击破,在这过程中,也让各地百姓缓缓安定,到那时,天下太平,没有人愿意打仗,剩余的藩王自然会审时度势。”
    沈悟道:“高迎庐所言有理,可现在各地藩王中,数吴王势力财力最为雄厚,如果吴王带头主动将土地还耕于民,是不是会对其他人起到很正向的影响呢?”
    户部尚书道:“不如皇上尽快召见吴王,探探口风?想要稳定民心,必然是让他们有地种,有粮收,不再颠沛流离,若是天下长期荒乱如此,匪患四起,大良便会不堪一击,一旦外敌趁虚而入,何来他们的显赫尊贵,锦衣玉食?向他阐明利害关系,想必吴王也一定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沈悟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吴王世子......”
    高迎庐当即会意:“皇上的意思是,将吴王世子召入京中?”
    沈悟长叹一口气:“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朕只能来做这个不义之人,让世人唾骂朕,不念血脉手足之情......”
    户部尚书跪地郑重磕了一个头:“皇上......皇上此举,乃是万民之福啊,臣再次替全天下百姓,谢过皇上。”
    沈悟躬身虚扶了他一把:“爱卿快起来吧,古往今来,王朝更迭,无外乎就是那几个原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太祖爷将这大良江山传到了朕的手中,朕自当竭尽全力,绵延大良百年基业,为此,只得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别无他法。”
    户部尚书此时已经感动得热泪盈眶:“皇上,臣替全天下百姓,再次谢过皇上恩情。”
    高迎庐则是依旧沉着冷静道:“皇上,臣这便去传旨,召世子殿下入京?”
    沈悟道:“让吴王和世子一道来,就说朕如今孤家寡人,心里寂寞的很,算起来,吴王与朕,还未出三服,相比其它藩王,要亲近得多。”
    高迎庐拱手:“臣领旨。”
    一旁的户部尚书已经开始抹泪了。
    沈悟被这老头的姿态逗笑:“你哭什么?”
    “臣是感动,皇上为了天下百姓,竟是从自己最亲的堂叔父身上开刀,这份勇气与魄力,叫臣怎能不动容?”
    沈悟示意付简递上一条帕子给他擦泪:“爱卿先回去吧,今日便到此为止了,朕下午还有些私事要处理。”
    户部尚书千恩万谢:“臣告退。”
    看着户部尚书离去的背影,沈悟若有所思。
    藩王有自己的封地,世代承袭,越往后便越不知人间疾苦,他们不会从国家大局去考虑问题,只要守住自己的封地,先人传下来的荣华富贵,会让他们觉得那是理所当然,想让百姓从他们口中分一杯羹,无异于虎口夺食。
    而天下的土地,国家的银钱,都是有限的,只能是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于是沈悟便与内阁各位大学士一起研究了一个方案。
    让各地藩王先带头将自己所占领的百姓土地还耕于民,百姓有了地,才能安居乐业。
    一旦藩王带了头,各大世家就好说了。
    届时再把各地人口的流动与否作为当地官员政绩考核的一部分,鼓励大家开垦荒地。
    劝农桑,务积谷,天下太平。
    至于让出土地过后如何补偿,还有待商议。
    但,此番操作,就是在各藩王和各大世家身上割肉,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
    可是再难,也要去做,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考虑,为的不止是稳定民心,更是稳固自己的政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能是集小流而成江海了。
    付简来报:“皇上,宋娇姑娘到了,在殿外候着呢。”
    沈悟突然回过神来,开始手心冒汗,走到一旁的铜镜前左右照了照:“快宣。”
    付简犹豫片刻道:“一起来的还有凌公子和一位夫人。”
    “是姑姑。”
    想到姑姑是个喜欢游玩观光的。
    沈悟抿唇道:“付简,你先让人带着姑姑去宫里各处逛逛,将她照顾好,让凌公子去偏殿等着,让宋娇姑娘进来就好。”
    付简躬身后退:“是。”
    沈悟对两旁的宫人抬手:“你们都退下吧,没有朕的旨意,不许擅自进来。”
    “是!”殿内的宫人内侍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