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欢喜的拿着一封家书进了院子。
“少奶奶,哥儿交给奴婢吧,您看信。”
“好。”春暖将儿子圆圆交给白芷:“等会儿该饿了,让奶娘抱去喂吧。”
“是。”
白芷将哥儿抱到了旁边的厢房,见奶娘正在给哥儿叠衣服。
“陈嫂,少奶奶说哥儿该饿了。”
“好,马上。”
陈嫂立即放下衣服去净了手,从白芷怀里接过了孩子,爱怜的摸了一下他的脸。
半年的功夫,这孩子让她奶得白胖胖的,可乖巧了。
“陈嫂,你给哥儿喂吧,我先出去了。”
“去吧,哥儿吃着吃着就会睡着的。”
白芷点点头,这个奶娘是个好的,可以放心的将哥儿交给她。
白芷走后,陈嫂给孩子抱了尿,又给他清洗了,然后自己再洗了手开始喂养。
喂的时候看着小家伙用力的吮着就觉得大户人家有本事的少奶奶是真的与众不同。
这位少奶奶可和气了,轻言细语的,对她的唯一要求就是要爱卫生。
院子里,春暖看着赵明华的家书,脸微微一红,又不好意思的笑了。
男人,至死是少年,书信上的内容该这样写?
也不怕被人看见笑话了去!
不过,他之前所做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个世人眼里是纨绔的赵三少爷突然变成义商,也成了皇商,赵家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该会有多么惊讶?
嗯,蛮期待看到赵太太他们的表情。
咦,赵二公子赵明朗有了心仪的姑娘?
春暖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声叹息:秋燕到底还是不能和自己成为妯娌啊。
也替她着急:秋燕在京城的处境很是堪忧。
只希望,她能在榜下捉婿成功。
其实,有时候是要放手一搏的,别前怕狼后怕虎最后什么都没捞着。
“少奶奶,今天的午饭……”
“去前院大厨房说一声吧,今天我去陪母亲用午饭。”
春暖在赵家的日子要多滋润就有多滋润,小厨房大厨房自由切换。
都说嫁人了要伺候公婆,赵家的公婆从来没让她伺候一天。
去请安都是随她心情来。
当然,不是春暖不知礼数不去请安,而是她有时候真的很忙,一钻研药丸香精的时候作息就没个定数,连她亲儿子都顾不上,更不要说公婆了。
“是,少奶奶。”
对春暖要来前厅一起用饭,赵太太周氏自然是欢喜得很。
“圆哥儿呢?”
看着春暖一个人就来了,周氏连忙问。
“奶娘喂过后睡了。”
“这孩子能睡好。”周氏点头:“暖暖啊,还是你会调养身子骨,你看看圆哥儿就只小胖猪一样,每日里吃了睡睡了吃,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
对这个孙子,周氏是怎么都爱不够。
每天都会抱上一两个时辰,哪怕抱得腰酸背痛也不停息。
周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孙子赵永富三天两头的生病着凉。
家里还是开药坊的,祖上三代都是大夫呢,也保不济孩子能不生疮害病,身子骨忒弱了些。
这些年周氏一直在找原因,却一直找不着。
直到春暖怀上孩子生下了圆圆后,周氏豁然开朗:是儿媳妇太娇弱了些,不会养。
俗话说得好:娘壮儿肥。
大儿媳妇很娇弱,怀着孩子的时候这样吃不下那样吃不下,然后经常一躺就半天,到孕晚期后更是心焦,吃不下也走动得少,生产的时候自己和孩子都没少受罪。
后来坐月子儿媳养好了些,但是大孙子还是吃不下奶水,奶娘换了好几个都无济于事。
老爷子是老大夫,见过许多的疑难杂症,唯有对自己的小曾孙措手无策。
毫不夸张的说,大孙子一岁了都没有圆哥儿半岁的体重,长得也更没那么讨喜。
哎呀,不能这样想,自己是孩子们的祖母,一碗水得端平。
不过,说真,爱乌及屋,周氏感觉自己对春暖这个儿媳妇的满意程度远胜大儿媳。
“孩子正是吃了睡睡了吃的时间。”
春暖也不居功:“母亲,父亲不回来用午饭?”
“今天应该去昌州了。”周氏道:“听说昌州那边的药材出了点问题。”
“什么问题?”
“以次充好。”周氏一声叹息:“想不到咱们家做了这么多年还会遇上这样的事儿,这些药材商也真是心黑,这可是药啊,一个不好就要闹出人命官司的。”
“人心不古。”
春暖想无商不奸,奸商的名头从来不是白来的。
“这也是我们家不让老三经商的原因。”周氏道:“老爷子就说过,做生意的人都很奸猾,有些钱可以赚,有些钱赚不得,咱们家清清白白的,不做那劳什子的生意……”
春暖手都伸到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