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安东的郑梅娘她绝不会想到,她随口说出来宽慰李夏天的话,竟然歪打正着的被她说中了!
是的,李望正他不仅仅另娶了!
他的新婚妻子也真的给他生了新的娃娃!
而且,这娃娃可是要比平平和安安两个崽崽还要小呢!
也就是说,妇人,哦,也就是李望正的这个新妇,名唤秀莲的妇人,她所生的孩子,已经被李望正起名为李世安的男娃娃,成了平平和安安的小叔叔!
伴着雨声,李望正他这会子哭的是多年不见的枕边人和女儿,以及亲妹子、外甥女对他的惦念和挂心啊!
哪怕双方还未通上信,也不曾见上面;
但只听着旁人说出来的这找寻的话语,李望正他就觉得自己这么些年来在军中拼杀求生而造成自己心中缺的那一块儿,就一下子都补上了!
那是他的发妻和养育了十几年的亲生女儿啊!
他若是无情无义之人,也不会在离开河南道李家村这么些年了,都一直是孤身一人!
从军的前两年,李望正一直在挣扎着求生,和李望田、李望山他们这些同族在军中小心翼翼的活着。
也是李望正的运道,靖安王造反,倒是给了他上阵杀敌立功的机会。
如此,李望正他一点点的从小兵做起,一步步的从伍长升到了什长;
后来,靠着与幽州边城的蛮子交手,那一回让他差一点儿就死了!
就这才算立了一个不算小的战功,令李望正从什长升任为了队正。
而那一次战役,也令李望田成了跛子。
李望田他是为了救李望正才变成了跛子的!
这个恩情,叫李望正来说,他这辈子都是还不完的了。
至于王秀莲这个新妇与李望正是如何认识的?又是为何成了夫妻的?
那就要从两年前开始说起了。
在李望正从军的第五年,他跟着上头的将军去剿匪,下山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救了上山捡柴却崴了脚的王秀莲。
因着李望正所在的屯所就在王秀莲娘家王家村边上,给王秀莲送回了王家,李望正就把这一档子事儿忘倒了脑后去。
可王秀莲却是接二连三的去屯所外头寻李望正,每次去寻,她都打着感谢救命恩人的名头,这次给李望正送去几个煮鸡子,下次就送些时令鲜果。
这一来二去之下,王秀莲的这般表现,谁人都能瞧出,她这是看上上了高大威猛是个小小头目的李望正了。
要说王秀莲此人,她的年纪虽说是比李望正小上不少去,但也是要有三十岁的妇人了。
王秀莲的第一任郞婿是个身子不好的,两人成婚不过两载,那人就得了病一命呜呼去了。
他们两人之间连个孩子都没有。
按理来说,这样儿守了寡的王秀莲,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回娘家,寻了人家再嫁;
另一条则是留在夫家,把自己个儿的身份从儿媳妇变成“养女”,由从前的公婆,后来的养父母为其招赘男人来家过活。
王秀莲她知道,若是她抛下公婆回了娘家,怕不是还得重复之前那样儿的婚事,被她爹娘收了聘礼,给她一床被子就打发她去嫁人。
所以,王秀莲她就想,那不如留下来!
认公婆为养父母,招赘男人来家,生育孩子为养父传宗接代,为养父母养老送终!
当年,若不是王秀莲的公婆有几分家当,王秀莲一个健康的女娘如何会被嫁给前郞婿这么个病秧子呢?
还不是王秀莲的公婆给的太多了!
为了聘金,王秀莲这才被卖了的。
后来,王秀莲也真的给公婆磕了头,从儿媳妇成了养女。
可没等王秀莲招赘男人来家,这家里头,先是养父得了急病,没有俩月,人就直接去了;
然后年尾上,她养母冬日里出门踩空了脚,狠狠摔了一跤,腿都给摔断了去。
哪怕王秀莲在家伺候养母十分精心,但养母也就挺了不到半年的功夫,就也没了。
给养父养母办完了丧事,住在养父养母的家中,靠着分得的口分田,王秀莲按着规矩,认认真真的守过了三年孝。
她本以为,出了孝期,寻了媒婆找一赘婿来家,这日子就也还能过得下去。
但怎么可能呢?
最后,王秀莲她被人家的宗族给赶出了村子,养父母留下的田屋就收回了人家自己的宗族之中去了。
得亏,王秀莲的养母是个心善的,在死之前,就把她的几样首饰提前都给了王秀莲,让王秀莲她藏起来,以备万一。
要不然,身无长物的王秀莲往后要如何过活?
不过,哪怕手里头有些银钱,王秀莲她最终就还是不得不回了娘家。
在娘家呆了还不到三个月,这世道就乱了起来。
王秀莲的娘家人哪怕再想把王秀莲给卖了换聘金使唤,那也得有人家要才行啊。
当时只是世道乱,但还尚未真的就是王朝末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