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 第233章 文武袍下文和武

第233章 文武袍下文和武

    李景源冷着脸坐在车架上,袁天罡垂首跪地,气氛凝滞。
    赵高小跑过来,挥走周围护卫,不让人靠近。
    李景源平静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袁天罡沉声道:“属下自作主张代殿下原谅儒家圣庙,并以春秋笔向步叔澄换了一样东西。”
    赵高脸色一变,质问道:“袁首领,你放肆了,你怎么能私自代表殿下。”
    李景源面无表情问道:“换了什么东西?”
    袁天罡道:“他的文胆和一身浩然修为。”
    李景源面色微变,这不是等同于要了步叔澄的命吗?迟疑道:“他愿意?”
    袁天罡道:“现在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追名逐利之徒,有风骨气节的不多。属下活了三百多年,阅人无数,从我见到他时我就知道他是真正的读书人。与他交手后,他那三句圣人言让我更确定了心中想法。
    他和黄公权一样都有心中大义,一路数百里,我确定他是那种可以为心中大义慷慨赴死的贤人君子。
    所以只要让他认为他的死可以成全心中大义,他便愿意舍身取义。”
    李景源好奇问道:“他的大义是什么?”
    袁天罡说道:“儒家的千年传承以及所有读书人都曾有过的最崇高理想:横渠四句。”
    李景源默然 ,横渠四句是读书人的终极信仰,古往今来所有儒生都曾为这横渠四句而一时热血。
    赵高不解地问道:“那老儒莫不是读书读傻了不成,非要用命去换。”
    袁天罡解释道:“春秋笔和六巍山的恩怨只是次要原因,他真正愿意舍命的主要原因在殿下。”
    李景源眉头微皱,很是不解,追问道:“说具体点。”
    袁天罡以淡然语气说了个石破天惊的真相:“因为他认清了殿下的极霸帝道。”
    袁天罡继续说道:“落龙寺中得龙珠,葬剑山中问剑,再加上一日前力破剑五。殿下展示出了超越牧武城那位天下第一的恐怖天赋,再加上剑五一剑引起太微星化紫抬位移宫天相,他认为殿下将来极大可能登临帝位。
    可是殿下太过霸道,他觉得殿下若登基称帝,必会兵戈不止,生灵涂炭。
    为儒家传承计,为万千生民计,他选择舍身取义,将自己的文胆和一身浩然修为送给殿下,希望能以文胆浩然气平和化解殿下的霸道戾气,想让殿下走上一条内圣外王的仁君之路。”
    赵高冷哼一声道:“殿下要做哪种帝王,岂是他一个小小儒生可以改变的。”
    袁天罡淡淡道:“他可不是小小儒生,而是儒家的四境贤人。”
    李景源冷不丁问道:“他的舍身取义是你在推波助澜吧,你逼迫葬剑山舍命助我破剑五,也是其中一环?”
    袁天罡点头,继续平声静气说道:“儒释道千年来在江湖上都有着超然物外的地位,古来王朝一开始都需要一两家支持,而儒家必不可少。即便殿下如何看不起儒家,该利用的还得利用,起码要等殿下登上帝位,坐稳江山后再卸磨杀驴。”
    “殿下修得一身深厚的道家玄机,又得了龙守老僧的金刚禅尊意,若是再得儒家四境贤人的文胆浩然,便是儒释道三修。日后争夺帝位,这三家更容易说服,更容易为殿下所用。
    再者儒家浩然气本就是天地正气,即便殿下不修儒道,这浩然正气可正心驱魔,多多益善才好。”
    李景源面无表情道:“好一个忠心的袁天罡。”
    袁天罡匍匐在地,沉默不语。
    赵高当即斥责道:“袁天罡虽忠心可嘉,但两次不奏而断,当治以重罪。”
    袁天罡依旧沉默,不辩解不求情。
    李景源面无表情道:“袁天罡卸了不良帅之职,就做一名普通的不良人吧。”
    算是不痛不痒的惩处。
    袁天罡立马应声道:“袁天罡遵旨。”
    李景源起身冷道:“我不希望再有下次了。”
    袁天罡应声答应,而后从文武袍中取出两本书,一旧一老,双手捧书,恭敬道:“这是步叔澄最后所留,一本是步叔氏【乘问礼经】,另一本是步叔澄亲自所写的心得。”
    李景源有些讶异道:“连步叔家传承的【乘问礼经】都留下了,这步叔澄好大的魄力。”
    李景源接过,随手翻看了老书几页,不愧是七十二贤亲笔所写,字里行间流淌浩然气,意境深远。
    袁天罡说道:“步叔澄说了若是殿下日后用不到【乘问礼经】,希望殿下可以将【乘问礼经】归还步叔家。”
    李景源呵呵一笑道:“人人都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步叔澄是看人都如他那般君子吗?那他倒是看错了。”
    袁天罡淡淡道:“他或许只是看清殿下心怀大器量,大格局。”
    赵高却说道:“依我看他就想借殿下之手发扬步叔氏学问。”
    李景源也是这么认为。
    李景源刚要走进车厢时,停了一下,问道:“葬剑山怎么样了?”
    袁天罡道:“葬剑山剑道气运拦腰而斩,山中剑道宗师只剩下七人,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