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皇爵寺还是明月庵,都有其独到之处。
也兴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信徒分流。
反观乾州,就只有这一个大空寺颇具名声,求神拜佛的人全都涌过来,人可不就显得多了?
常慧心回答了这个问题,又说这边的人拜佛虔诚这件事。
“来这里的多是普通百姓,或喜或怒从不遮掩。京城的则多是达官显贵,都要个体面。”
潜意识是,并不存在谁更虔诚的问题,而是谁情绪更外放的问题。
百姓们嬉笑怒骂全都肆意,权贵人家则在乎体面和隐私,他们即便有再多心里波动,也不会表现出来。
如此,可不就显得这边的人虔诚,那边的人虚假?
此时三人恰好转到了观音菩萨殿。
菩萨殿里竟然有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在虔诚跪拜。
她双手合十,前身贴地,屁股则高高翘起,保持这个动作许久,妇人才起身,将一炷香插到前边足有磨盘那么大的香炉中。
这年轻的小媳妇旁边,还有个上了年纪的大娘,不知是她婆婆还是母亲。大娘说,“尽人事听天命吧,孩儿来了是缘分,不来,你们从外边抱养个回来养,也是一样的。”
小媳妇说,“可我还是想有个自己的孩儿……我也不舍得别人母子分离。”
“可奇儿年纪不小了,他比你大了将近十多岁,今年都快四十了……”
“无论如何,且让我再试一试。”
两人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就说到大空寺的大师来。
这边有一位大师,尤其擅长解签算命。
大娘提议,“不如让大师看看你的子女宫,若你子女宫中有子女,你和奇儿就还能生,若不然,以后你也放自己一马,别再折腾了。”
小媳妇许久后应了一声“好。”
两人转身往外走,就看见了站在外边的常慧心三人。
能在菩萨殿前站着的,基本都是缺少子女的。大娘见常慧心身边有两个女儿相陪,直觉她没有儿子。
大娘热心,直接就上前来。“夫人一道去吧,这边解签的师父也擅长算命。您已经有了两个女儿,现在想必还缺个儿子,您也一道过去让大师看看。”
常慧心身躯紧绷,勉强一笑,“我们就不过去了,我们不用……”
“夫人可是不知道地方在那里?听夫人的口音,像是从京城过来的。赶这么远的路过来,不去看看怎么成?夫人且随我来,我给你们带路。”
大娘拉着常慧心就往前走。
这大娘年迈瘦小,一把骨头看着也脆弱的很,可身上却有一把子力气。她人和善,说话也是轻声细语,让常慧心想拒绝她,都不好意思说重话,想挣开她,都担心会让大娘受伤。
加上她心中许是还有些别的念想,身后赵灵姝、胖丫与年轻的媳妇也凑在一起说上了话,现在离开好似更不妥,常慧心就这般僵着脸,被人拉到了解签的大师父所在的地方。
那是一处小小的庙堂,大师父在清理着签筒中的签子。
闻听有脚步声过来,发须皆白的大师父佝偻着腰看过去。
等看到来人是几个或年长或年轻的女眷,大师父慢悠悠将擦干净的签子放回签筒中。
“施主可是来求签的?”
大娘替大家回答,“不求签,劳烦师父帮忙看看子女宫。”
继而,她唠唠叨叨的把自家的事情说了。
什么当初老家闹灾荒,一家子逃难去,那时候缺吃少喝,儿媳妇挺着个大肚子受了大罪。
孩子生在路上,因为营养不足,生下来就是个死胎。儿媳妇不知是太伤心,还是身子损伤太过,没多久就跟着去了。
家穷,娶不起第二个媳妇,好不容易这几年做了点小生意,家里起来了,就给儿子续了弦。
这年轻的媳妇,就是那奇儿的续弦。
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儿子在逃难时伤了根本,亦或是因为别的什么缘故,夫妻俩成亲五年都没有喜信。如今眼看着儿子年近四十,再不生就生不出来了,家里才彻底急了。
大娘说,“您就帮我这儿媳看看她的子女宫。若是她命中有子女,我们就再看看大夫,若没有,我们也不折腾了。”
大师显然见多了这种事儿,当即招手让那年轻的媳妇过去。
年轻妇人白净的面庞上一片紧张,牙齿都要把嘴唇咬破了。
好在大师看过她的面相,又给她诊了脉,最后得出个已经有两月身孕的喜讯。
这惊喜太突然,让那对婆媳惊喜到失声。等确认这件事当真是真的,两人激动的落下泪来。
多年求子终于得偿所愿,大娘激动的要给大师磕头。
大师拦住了,又看向常慧心,“夫人也看子女宫?”
大娘激动的将常慧心推到大师跟前去,“对,这位夫人也看子女宫。她膝下有两个女儿,还想求个儿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赵灵姝和小胖丫瞪着眼睛,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