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铺的免费小礼品种类,全都写在纸条上面,然后团成一团放在木匣子中,大家各自凭手气抽,抽到什么是什么。
这样既能避免礼品贵贱引起的纷争,还能增加趣味性。
妇人抽到的小礼品是一个簸箩。
这样的簸箩,放在平时,最少也得卖三十多文钱。
妇人自觉捡了大便宜。
所以,七八文钱的花销,妇人还是愿意掏的。
哪曾想钱递出去,掌柜小娘子却不收。
妇人狐疑道:“你们这吃食不卖,那你们做出来干什么?”
说罢,视线望向台子上的竹篮。
竹篮的底部垫着荷叶,四周也都围了圈荷叶。
碧绿的荷叶中央是满满一篮子炸至成焦黄色的鸡柳,单看色相就已经十分养眼了,再闻闻鼻息间萦绕的香味,更是让人口水直流。
尤其是在已经吃过一根的情况下。
别说孩子受不了这种诱惑,就是那妇人,此时也忍不住直咽口水。
因此,对于沈玉楼说鸡柳不卖的回答,妇人十分生气。
开门做生意的,如今生意上门,不说笑脸迎客,竟然还将客往外推,真是头一回遇见。
那妇人越想越生气,也不走,堵在前面等沈玉楼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
她后面还排着老长的队伍,都是等着领免费小礼品的大人和孩子。
她这样占着位置不走,后面的人不免就等着急了,忙纷纷伸长脖子探头问原因。
妇人就将原因说给大家听。
然后又指着那一篮子的鸡柳对众人道:“我家孩子一向挑食,难得遇见他喜欢吃的食物,我想买,结果这掌柜的小娘子却不卖,你们说气不气人?这不是故意惹小孩子哭嘛!”
妇人拍着手掌招呼大家给评评理。
小孩子抱着妇人的大腿,扯开嗓子嗷嗷叫,哭着喊要吃鸡柳,就要吃鸡柳,不给吃就饿死自己。
排队的大多都是妇人和老人,身边也大多都带着儿女或者是孙子孙子女。
大家见不得小孩子哭,也担心下一个这样哭的是自家孩子,于是忙纷纷劝沈玉楼卖一份鸡柳给那妇人。
还有性子急躁些的,大声责怪沈玉楼这样做不对,索性饭馆也别开了,关门拉倒,免得祸害人。
刚才还一派欢乐喜庆的气氛,肉眼可见的紧张起来。
因为是第一天开业,沈玉楼担心忙不过来,除了雇佣的一个店伙计,一个后厨帮忙打杂的帮厨,她将三嫂小钱氏也请了过来帮忙。
小钱氏的性子在女人中算是泼辣的了。
然而对上这种阵仗,她还是吓得不轻,跑到赵宝珠身边压低嗓音紧张道:“咋办咋办,我瞧着大家伙都不太高兴的样子,该不会出啥乱子吧……要不,咱去跟张大人说一声?”
张大人就是张阿武。
赵四郎去宁州后,张阿武带着礼物去了趟大牙湾村赵家,直言他们日后若是遇到什么难事,只管去找他,能帮的他一定帮,超出他能力范畴的,他也会帮忙想办法找门路。
倘若这会儿有人闹事砸场子什么的,赵宝珠兴许还真会跑去找张阿武。
毕竟他们也是淮水县城的百姓,县衙有义务维护治安。
但现在不是还没到那种地步嘛。
而且,她也相信沈玉楼。
“放心吧三嫂吧,闹不起来的……沈玉楼厉害着呢。”
当初她们在工地上摆摊,第一天就险些遇上哄抢的大麻烦,沈玉楼还不是轻轻松松就把乱局给稳住了?
赵宝珠将抽签的木匣子往前挪了挪,招呼大家继续抽签,一点儿都不担心沈玉楼这边的情况。
小钱氏见状,只好又跑到沈玉楼那边去。
小钱氏今天负责的是礼品发放。
等下有了客人进店用餐,沈玉楼就得去后厨忙碌。
眼下趁着还没客人进店用餐,沈玉楼就先在外面给小钱氏打个样,万一遇到要单独买鸡柳的客人,好教她怎样将客人往店内引。
这边,眼见大家都站在自己这边,一边倒地谴责掌柜小娘子胡闹,那妇人越发觉得自己占理,斜眼睨着沈玉楼,且看她如何应答。
沈玉楼神情淡定,面上始终挂着笑意,眼神清澈中透着沉稳。
听了大家的谴责,她抬起手背抹了下脑门上的薄汗,含笑解释原因。
“我们店的这道小食,名叫鸡柳,且不说前期准备工作繁琐,后期烹饪时更是极其费油,因为是用油炸出来的。”
炸东西费油,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可是,既然做出来了,不是更应该往外卖吗,不然岂不是更亏?
“我当然知道这样做很亏,可问题是,卖多少钱一份合适呢?”沈玉楼含笑反问众人。
一下子把大家给问住了。
油贵。
鸡也贵。
尤其是一只鸡身上,还只能取用鸡胸脯上那两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