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溪午未闻钟 > 第八章 巧合太多

第八章 巧合太多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李闻溪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康艳家,想找些康裕幼年时写过的字帖。
    康鹏告诉她,哪怕家里吃不上饭,康艳对儿子的教育也没落下,康裕磕磕绊绊地学完了三字经,比睁眼瞎强出不少。
    两个丫鬟面露难色:“这位差爷,不是奴婢们故意为难,实是家中失过火,以往姑爷的旧物全都不在了。”
    “哦?是何时发生的事?怎么起的火?可烧到人了?”
    “大概得有七年了,就在姑爷刚入赘不久,把老夫人接来住以后。”
    “是冬月里,姑爷那屋。他不常在家留宿,便在屋里搭了个架子,放上炭盆子,专用作烘干衣物之用。”
    “那日我等摆好衣裳,便去睡了,谁承想半夜火便起来了,大家手忙脚乱将火扑灭,房子没事,只离得近些的书桌被烧得不成样子,连带着书桌里存的东西也都没了。”
    “奴婢们回想起来也是后怕,可能是衣裳下摆不小心沾到火星了,自那之后,再不敢无人盯着,烘烤衣物了。幸亏姑爷好性子,没处罚我等。”
    火起得不大,没造成严重后果,人员财物无虞,只烧了个书桌。
    李闻溪到这间房看了看,挺宽敞,有的是地方可以摆炭盆,偏要靠着书桌。
    丫鬟解释说,是姑爷不常住,来的时候也多是在书桌前忙碌,炭盆子取暖效果最好,这才这么摆放的。
    但是书桌是实木家具,哪怕表面刷了桐油,也不可能比一旁的床缦更易燃,为何离得同样不远的床缦没事,只有书桌烧得不成样子了呢?
    她又想起,林泳思之前与手下人说话时,她偶然听到的一件事:杜府的设计图连同旧账册,也在之前烧毁了。
    同样是火势不大,没有别的损失,烧掉的都是些不大常用的旧物。
    两件事结合在一起看,与其说是火灾,不如说,是为了毁灭证据,毁灭对康裕不利的证据。
    康艳家的火灾,是为了掩盖自己冒名顶替的事实,毕竟一个人的笔迹,是常年累月练习后行成的,很难改变。
    杜府的火灾,是为了隐瞒可能存在的暗室的位置,以便自己隐藏。
    之前李闻溪被叫去杜府验尸,李大米溺毙于池塘之中,像是自杀。
    当时她就觉得奇怪,因为据杜府看门人交代,李大米是自己进府的,后面没跟着任何人,也就是说,在表面看来,康裕压根没跟他一起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天大地大,能自杀的地方数不胜数,李大米有什么理由偏偏选在杜府自杀身亡,还得费力缠块大石,以免自己的尸体浮出水面,被人发现。
    他随便找个江河湖海跳进去,随波逐流,要么尸体不及发现就被人鱼吃干抹净了,要么冲到外地无人认识,被当无主河漂直接就地掩埋。
    死得神不知鬼不觉,不是更能保密?
    如果说李大米有不得不回府的理由,更有不得不死在杜府的理由呢?
    李闻溪更倾向于康裕藏身于杜府,而这个藏身之地,不便进入,只有有人帮忙之下,才能成功,而李大米就是那个帮忙之人。
    至于非得死在杜府,要么是有什么意外打断了他离府的步伐,要么就是他不得不如此做。
    至于康裕到底是由谁冒名顶替,他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李闻溪猜不透,她只能想到一种人:逃犯。
    可周边州府这么多年了,真的没有听说过有人犯越狱,毕竟狱卒也不都是吃干饭的。再遥远点的外地逃犯,又没人知道他的身份,就说自己是流民不就得了?
    她迫切地想要验证自己的怀疑,既然书信之类的寻不到,她还能怎么办呢?
    同样许久未曾休息,林泳思与李闻溪几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胡子拉碴,面露憔悴,后者精神矍铄,满脸亢奋。
    她将自己的怀疑和盘托出,只苦于无法验证,等她说完后,满脸希冀地望着上官,等待他的同意。
    “照你所说,如果康裕是假的,那真康裕又在哪里?”
    “如果属下是那个冒名顶替的,一定神不知鬼不觉杀了原主,再将尸体藏好,不叫人发现。康裕一家四邻不靠,少亲无友,是最好的下手对象。”
    “很有可能,杀手将尸首藏在了海棠的棺木之中,大人,我们去开棺验尸吧!”李闻溪也是受了齐顺的启发,把死人藏在棺材里,简直天衣无缝。
    康裕又不是罗宏辉,被人冒名顶替就相当于这个人没死,不会有人费力寻找,只要短时间内尸体不被人发现,天长日久,化为白骨了,鬼才能认得出来死的是谁。
    林泳思好笑地摇摇头,有些怀疑李闻溪是不是乱世里外地逃难来的。
    如她假设的都是真的,八年前康裕被人掉包,正是前朝灭国的乱世,天下大乱,死人多如牛毛,便是很快稳定下来的淮安,也死了不少人。
    百姓那个时候看到具死尸,根本不疑有它,报了里正,由里正派人一席草席裹了,深埋了事。
    要不是怕死得太多,暴尸荒野容易爆发瘟疫,尸首都不会有人埋。
    还放在棺材里干嘛?给自己留下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