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187章 新差事

第187章 新差事

    \偏居一隅的南宋朝廷在亡国之际,尚能拥有两百万两的关税,为何我大明每年收取的商税却是不足十万两?\
    \老爷子,您说,这丢掉的银子,都去哪了呢?\
    即便已然回到了乾清宫暖阁,但曹爽的声音依旧如惊雷般,在朱元璋的耳畔旁悠悠回荡,并且挥之不去。
    一直以来,他都知晓大明的税率远低于前朝,也知晓商税收入占比不高,但因为商税的收取方式一直都是个难题,甚至可以被称之为吃力不讨好,而他又下令\禁海\,导致大明难以像前宋那样,大规模的收取关税,所以他才一直没有对商税予以太大的重视。
    不过他怎么都没有料到,南宋朝廷仅\关税\一项便能够获得如此夸张的税收。
    假若大明每年也能够靠着\关税\获取超过两百万两白银之上的收入,他又何必\闭关锁国\,以防东南沿海地区的豪绅们\养寇自重\。
    收税,必须收税!
    ...
    ...
    \老四,你说咱该怎么办?\
    仰头将眼前香茗一饮而尽之后,朱元璋不顾仍有些干涩的喉咙,满脸兴奋的朝着同样心情激动的燕王朱棣询问道。
    自从曹爽出现之后,他就好像坐井观天的愚昧老农,一次又一次的被刷新认知。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父皇应该即刻自朝中挑选能臣干吏,以前宋的规章制度为基础,重新整合制定一套税收制度。\
    \我大明,绝不能将赋税的担子,尽数加到百姓的肩上。\
    短暂的沉默过后,朱棣中气十足的声音便是在暖阁中响起,眉眼间充斥着坚毅之色。
    若是他不知晓大明的商税存在着致命的漏洞倒也罢了,但如今他已是获悉大明商税的弊端,焉能无动于衷?
    \废话,咱还能不知晓选拔能臣干吏?\
    \咱说的是朝中那些人..\
    闻言,朱元璋便是不满的笑骂道,浑浊的眸子中转而涌现了一抹狠辣之色。
    前些年,他倒是也曾试图整顿商税,但考虑到彼时国本还不算稳固,仍需要与地方上的富绅豪商们彼此扶持,兼之朝中\浙东派\的官员们拼死反对,便将此事渐渐搁置,而后不了了之。
    现如今,朝中那些顽固派死的死,老的老,应该不会有人不识抬举了。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父皇乃是我大明的君主,谁敢不服?!\
    兴许是没有料到在自己心目中杀伐果断的朱元璋居然也会有如此瞻前顾后的一面,暖阁中的燕王朱棣竟是呆滞了多个呼吸,方才反应过来,并且杀气腾腾的呼喝道。
    百无一用是书生!
    此等狂妄之语虽是有些偏颇,但在朱棣看来,就凭朝中那些无权无势的浙东清贵,除了动动嘴皮子,发动一下舆论的力量,还能有什么本事?
    纵然被他们不痛不痒的骂上几句,又能如何?
    说实话,他还真想试试,看看究竟是这些清贵士子手中的笔更硬,还是他手中的刀更锋利。
    \胡闹。\
    \咱又不是打家劫舍的强盗,动不动就要人的命。\
    轻轻训斥了一句之后,朱元璋便是苦笑着摇头,眼眸中满是怀念。
    治大国如烹小鲜。
    倘若是他刚刚继位的那几年,碰上这种情况,他必然会毫不犹豫的强行下令推行,谁要是有不同意见,直接去地狱跟阎王爷告状去吧。
    但如今他已是御极二十余年,朝廷的规章制度日渐完善,一切都在步入正轨,自是不能如此随便。
    有些事,哪怕是心知肚明,但也要给出一个\体面\的理由。
    \那便由父皇乾纲独断吧。\
    听闻朱元璋不打算采用\暴力\手段解决此事,燕王朱棣就好似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悻悻的点了点头之后,便坐回到了之前的位置上。
    他自幼便不通文墨,酷爱兵法军事,长大成年之后又长期在北平坐镇,对于这种\勾心斗角\,政治斗志一向敬而远之。
    \解铃还须系铃人。\
    \既然这事是由曹先生提出来的,便由曹先生予以解决吧。\思考少许,朱元璋便是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呼喝道。
    说实话,他也没有真的指望眼前这个被自己长期\放养\的老四能够拥有多么出色的政治嗅觉,给出多么恰当的解决方式,他只是借机考究一番。
    毕竟大明的储君之位,可还空着呐。
    \父皇英明。\
    匆匆敷衍了一句之后,自认为事情已经解决的燕王朱棣便从座位上起身,准备转身告退,却不曾想朱元璋接踵而至的一句话,让他猛然楞在原地:\这事你跟曹先生一块去办。\
    \争取赶在李景隆从日本倭国回来之前,便将事情办妥。\
    啥玩意?
    就他这脑子,去参与制定商税制度?
    \父皇,儿臣..\近乎于下意识的,燕王朱棣便准备推辞,脸上写满了愕然之色。
    术业有专攻。
    让他领兵打仗行,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