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不过两天的时间,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府突然风起云涌,不仅城中各个布店关门歇业,连带着诸多涉及到民生根本的粮店也是随之挂出了歇业的招牌。
人心惶惶之下,不少农户百姓们举家带口,自发在所剩不多的,几家还在营业的粮店门外排起长队,正式掀起了哄抢粮食的浪潮。
及至今日,城中各家粮店的库存几乎被抢购一空,但不知是不是有人在暗中散播谣言,哪怕百姓们纷纷购入了维系一家半月所需的粮食,粮价相比较平常也上涨了三成不止,但城中抢购粮食的浪潮依旧未曾削减,反倒是有愈演愈烈之势。
黑市上,虽然也有富绅豪商想要借机兜售家中储存多时的\沉粮\,但很快便被连续上涨的粮价所冲昏了头脑,不仅停止兜售粮食,反倒开始在暗地里哄抬粮价,营造出城中粮食即将告罄的紧张局面。
瞧其架势,似乎毫不担心事后受到来自于朝廷的追究。
在各种\乱臣贼子\的推动下,偌大的杭州府一改往日安静祥和的景象,空气中都弥漫着恐慌紧张的气氛,连带着食盐和药材等货物也开始有价无市。
随着杭州城中的气氛愈发恐慌和紧张,城中的各家衙门也终于\露面\,贴榜安民,就连藏匿于幕后的富绅豪商们也假惺惺的表态,声称朝廷查税乃是国之大计,百姓们无需惊慌。
没错,在杭州城中市井一片萧条,百姓人心惶惶之际,城中的富绅豪商们终于露出了其爪牙,将造成此等乱象的根本原因归咎于朝廷查税。
若非朝廷查税,他们也不会急于大量兜售手中的蚕丝和桑布,使得其价格连续下跌;若非蚕丝和桑布价格下跌,百姓们也不会随波逐流的兜售,继而使得城中粮食及食盐茶叶等一些列有关于民生的货物价格上涨。
总而言之一句话,杭州府的混乱景象,皆是因为朝廷查税。
或许出于本心,或是有人在背后驱使,哪怕杭州城中的农户百姓们心中清楚,朝廷查税乃是在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但宽敞的街道上仍是挤满了自发走到街上\请愿\的百姓。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情绪激动的百姓们还仅仅是围在知县衙门,知府衙门,口中喊着各式各样的口号;等到最后,就连燕王朱棣所居住的驿馆外也挤满了百姓,声泪俱下的同时,请求朝廷不要随便怀疑这杭州府的商户。
因为驿馆外的动静过大,而布政司衙门又是一副\作壁上观\的模样,颍国公傅友德紧急将驻扎在城外的将士们召至城中,护持在驿馆左右,以防有那暗藏祸心的歹人冲击驿馆。
一时间,整个杭州府挤满了哭诉请愿的百姓,导致本本分分,开门营业的商户以及沿街叫卖的行商走卒们也被迫待在家中,不敢轻易露头。
随着杭州府的乱象愈演愈烈,负责维系地方稳定的驻军们终是坐不住了,开始陆续涌入杭州府城。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理应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却没有第一时间\镇压\城中的骚动,而是与城中的百姓们哄抢起黑市上所剩不多的粮食。
更有甚者,居然利用手中的兵刃,行那打家劫舍之举,将杭州府的乱象推上了新的高潮。
...
...
\都给我老实听着,\望着眼前巍峨肃穆的城池,一名全身上下笼罩在甲胄之中的将校面色狰狞,右手紧握的兵刃闪闪发光:\上头说了,不准强取豪夺,不准打家劫舍,更不准杀人劫货..\
尽管话语严肃,但这将校脸上却并无太多凝重警告之色,反倒是夹杂着肉眼可见的兴奋和狂热。
\将主,那咱们进城干什么?\
\我可听说了,城中的粮食都被抢光了..\
许是察觉到了眼前将校话语中的\不怀好意\,一名往日里与其关系不错的亲兵便壮着胆子,试探性的询问道:\弟兄们可不能饿着肚子啊..\
此话一出,本就躁动的人群更加兴奋,各式各样的话语声也是随之响起。
\说的是啊,将主,咱们营中的粮食可是眼瞅着也快见底了。\
\听说连茶叶和盐的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这可咋办啊,我家那口子也是靠着在织坊做工为生..\
如若是往常时候,他们自是不敢将心中的诸多\怨气\宣之于口,但如今杭州府乱作一团,城中百姓们说啥的都有,他们凭啥不能发泄牢骚。
毕竟紫禁城中的洪武皇帝都亲口说过,在大明不会因言获罪。
\都他娘少废话!\
说话的武将明显是作威作福惯了,一声气急败坏的怒吼过后,瞬间便让在场的将士们偃旗息鼓,不敢在大声喧哗。
\老子把话说的很清楚了,\为了让眼前的士卒们能够理解自己的\言外之意\,这将校刻意提高了声音,一字一句的说道:\不准杀人放火,不准巧取豪夺,不准打家劫舍..\
\至于其他的事,老子没说,也没看见。\
嗯?
迫于长期养成的尊卑规矩,在场的将士们闻言只是面面相觑,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