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穿成哥儿下一秒 > 第47章 拖家带口

第47章 拖家带口

    赫山县
    “宋大人还请放心,那个什么水泥的东西若是我烧不出来,我香山第一铸剑师的招牌不要也罢!”
    葛全找来的人拍着胸脯和宋亭舟保证了一番,十天后失败水泥的路又多了一段。
    宋亭舟到城外窑场的时候,几个匠人正吵得不可开交。
    “徐叔,绝对是你建的这窑有问题!要改改才对。”
    “我的窑有问题?什么香山第一铸剑师,你徐叔烧窑的时候你还在玩泥巴呢!”
    “老徐你是真能吹牛,你烧出来的东西和泥巴有何区别?”
    “你烧的好怎么没把水泥烧出来?”
    烧窑的队伍逐渐扩大,烧制的东西进展也比最开始好了不少,宋亭舟已经十分欣慰了。
    见匠人们吵做一团,他无奈劝道:“众位别吵了,此事不易,本就辛苦大家,且徐徐图之,不必急躁。”
    葛全找来的铸剑师见到宋亭舟颇为惭愧,毕竟他在江湖上确实还是有名号的,如今大话都已经说出去了,却没办到,不免赧颜。
    “宋大人你放心,东西我说什么也给你烧出来!”
    结果这位香山第一铸剑师第二天就不见了踪影……
    林易找来的徐窑匠颇为可惜,“早知道就不刺激那小子了,谁知道他面皮这么薄直接跑了。”
    宋亭舟:“……”他也没想到前一天还信誓旦旦和他保证的人就这么一声不响的跑了,只是觉得这场景莫名熟悉。
    果然,半个月后跑掉得香山第一铸剑师,连车带马的拉来三个比徐窑匠年纪还大的老头。
    “我师父、师伯、师叔,全被我叫来了,我就不信这么多人还烧不出来!”
    不愧是电视剧里在茶馆、酒楼一言不合就开干的江湖人士,别的不说,就是犟!
    当时的孟晚心里是这般吐槽的,实际上烧到现在他也怀疑能不能搞得出来。
    但又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孟晚被宋亭舟带到城外,难以置信的看着正在被重新浇筑的城墙,声音微颤,“真的……成了?”
    宋亭舟牵着他的手,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同样满是激动之色,“是真的,终于制成了。”
    ——齐盛二十八年春,禹国第一代水泥终于研制成功。
    于贫困、道路艰险的岭南来说,水泥就像是物流运输的基石,促进整个岭南与其他地区间的贸易交流。
    而现在,仅仅是小小的赫山便受益无穷。
    ——
    “风大哥,你真要带几位师父们走啊?”
    “徐老您也要走?”
    孟晚听见这群大神功成身退要离开赫山后便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没了这次水泥的机会,他下次还要去哪儿找这么一群神人来!
    毕竟是林易介绍来的,徐老对孟晚的态度同对待自家子侄差不多,和蔼可亲的对着孟晚说道:“宅子你都给我找好了,我还走什么?不走了,赫山这地界养老也不错,比扬州省心。”
    老头子在盛京什么没见识过?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赫山位置偏,县城里也清净,收拾行李是要回赫山县城里和家人住几天。
    孟晚放下了一半的心,“风大哥,你们不如也留下算了。”
    香山第一铸剑师——风重潇洒的摆了摆手,“江湖儿女四海为家,有缘再聚罢。”
    孟晚咬了咬牙,有缘个鬼,这群人这么能溜达,下次去哪儿能找到他们?
    “唉,诸位能将水泥烧制出来,可谓是名扬千古的大功德,堪比疏河凿渠。功在后世名垂千古啊!”孟晚莫名其妙的开始吹嘘起人来。
    宋亭舟不动声色的瞥了他一眼,嘴角微微往上勾了勾。
    风重嘴上说着,“嗐,我铸剑……不,烧石灰只是为了黎民百姓,说什么立碑什么的。”实际一个比宋亭舟还高的大汉,娇羞的捂住了自己暴露心情的嘴巴。
    孟晚一脸真情实意,“别的地方不敢说,赫山的路是必要给诸位立碑的!”
    “真是说不过你,你愿意立就立吧,我师父师伯他们年纪大了不愿被世俗纷扰,要立就立我的!”风重义正言辞的交代了一句,怕被耳背的师父听见,坐上马车车辕就要扬鞭离开。
    孟晚心想:我信你说的鬼话。
    “风大哥可知烧制后的水泥是做什么用的?”
    风重想着送行就送行,这小哥儿怎么说个没完,是不是看上我英俊的相貌了?
    风重目光中带着丝丝警惕,将视线从孟晚身上扫到宋亭舟身上,“不就是宋大人要给百姓铺路用?”
    “没错,铺路!可铺路又是为了什么?”
    风重渐渐不耐烦,他哪儿知道为了什么。
    孟晚看出来了,于是快速将接下来的话通俗易懂的说出来,“铺路是为了让农户不要局促一隅,打开同村的道路,将大山里的东西带出来买卖。让赫山乃至整个岭南道路通畅,对外通商,开拓经济……”
    “哦。”风重挖挖耳朵。
    孟晚:“……”算了,直接说吧。
    “你知不知道皇城内有瓘玉局?”
    风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