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家父汉武帝! > 第1章 汲黯教诲刘小熊

第1章 汲黯教诲刘小熊

    元狩元年秋
    汉军大胜,帝大悦,天下大赦,民大酺五日。
    大将军卫青封万户侯。
    骠骑将军霍去病封万户侯。
    右北平太守李广封万户侯。
    其下将士各受赏赐。
    妃陈氏诞皇子异。
    元狩二年春,帝祭祖庙,妃李氏诞皇子髆。
    夏,窦太主薨。
    元狩四年春,皇太后崩。
    元狩七年
    河水徙,从顿丘流于渤海,河水决濮阳,溢于平原。
    大灾。
    .........
    神武宫
    自平匈大战后,大汉六年春秋,再未动过兵戈,
    不是不想打,实在是没钱再打了。
    太子据佐陛下以农法休养生息,虽然远没有重回文景时“积粟满仓”的富庶,最起码,把大汉财政从崩溃边缘硬拽了回来。
    打了一年,养了六年,才堪堪止血。
    圣上令百官定期轮替为太子授课,如此安排,也是真正开始将刘据视为国储了。
    今日轮课的先生是汲黯。
    一席,二人。
    六年光景,太子据今年一十二岁,已由孩童成长为了翩翩少年。
    隆准,大耳,臂长,面容清秀,标准的刘家长相。
    除了刘家的长相外,母亲卫子夫带来的卫家坚毅气质,于刘据身上体现得愈发强烈。
    少年光是端坐在那里,如匪石不可转,如匪席不可卷。
    太子内着素白长袍,外搭石榴红袍服,袍服连襟处,有金丝凿出的衬线,
    其发也从孩童时的两朵小哪吒冲天揪,变为了只抟成一髻,头发一丝不苟的向后梳起,在头顶正中偏后的位置团起,再用一根金玉钗插过,
    端庄大气。
    汉代男儿二十行冠礼,少年天子为早接国政,时有提前行冠礼之举,当今天子刘彻,便是十五岁行冠礼,景帝为儿子行冠礼后,没几个月便崩了。
    太子据尚为国储,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恐怕要到二十岁才能及冠、赐字,在成年前,都不能带冠。
    汲黯满眼欣慰的望向眼前太子,布满褶皱的眼角堆满了慈祥,
    汲黯为景帝时的太子冼马,当官的年头,比刘彻继位的年头都长,但,这么多年来,刘彻从没在汲黯脸上看到过这种表情!
    汲黯一见到刘彻,不是皱眉,就是叹气,合着您老人家也能做出如此慈祥的表情啊!
    “殿下衣身端正,老臣看到后,也跟着心胸开阔,一国之储,就该如此。”
    刘据一丝不苟的行学生礼,
    “是,先生。”
    “陛下在老臣面前端官正袍,然陛下只是对老臣一人而已,对待旁人,又放浪形骸,此是私。
    君子不欺暗室,
    哪怕是没人的地方,殿下依然举止端正,不论何时,都能如此,此是公,”
    汲黯顿了顿,
    “殿下,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又望向太子据,汲黯眼中充满了希望,
    每每看到太子,汲黯都在心中感叹,自己若是能再多活二十年就好了,
    哪怕只能看一眼太子据的大汉,老夫都如愿了,
    陛下有权谋、有手段、成就了前人未有的霸业,但在汲黯心中,刘彻到底不是一个好君王,
    帝,便是谛,兼听天下声音,从善如流,
    好的君王要无我,以天下为公,可偏偏陛下私心太重,甚至时常以术压过道,为上者不重道,而重术,下面的人看到了,难道不会有样学样?
    这是汲黯一直担心的事情,
    担心大汉没有规矩、没有道德、没有理法,
    好在还有太子....
    太子至正至阳,似天空一般,广阔的足以包容万事万物,
    刘据的存在,满足了汲黯心目中对圣君的一切幻想。
    “那老臣便开始为殿下授课了。”
    “先生请讲。”
    “老聃言,满齿不存,舌头尤在。
    在老臣看来,最重要的一事,非智,非力。
    殿下早慧,可只要是人,就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
    岁数越来越大,头脑也会变得愚钝,力气也会消失。
    若以智服人,智尽人疏。
    若以力服人,力尽交绝。
    智和力,如同握在手中的矛和盾,终归只是佐物。”
    刘据已经完全听了进去,见汲黯停住,不由追问道,
    “先生,那何物才是最重要的?”
    汲黯微笑,伸出手指,点在太子据的胸膛,
    “这里。”
    “百折不挠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刘据点头,颇有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悟。
    “智如孙膑,也有被人打断腿扔进如厕,智不得用之时。
    力如廉颇,也有年事老矣,浑身劲力不如前之刻。
    可就算如此,孙膑仍能峰回路转,廉颇就算老矣尚能再带兵,
    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