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拿奖,尤其是拿国际大奖的电影,题材其实很好选择的,那就是往死里黑华国。
使劲儿的把华国塑造成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只要电影的主基调是这个,再加上导演本身不算差的能力,拍出来的电影,获奖的几率就非常的高,而且还是大奖!
就好似【霸王别姬】,年代是1924年,妥妥的民国时代,那个时候的华国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了,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个优秀的故事,直接拿了大奖。
张一某拿奖的那些电影,本质上,也是如此,大差不差,基调已经定下来,这些电影还都有共同点,所以张一某那个时候,拿国际大奖也是拿到手软了。
后来张一某开始拍古装武侠片,他还有拿过国际大奖吗?没有了吧。
还有江文的在国外获奖的电影,不是抗战时期的贫苦百姓,就是类似的情况。
如果李伯达想要拍一部文艺片,想要拿国际大奖,最好就是将故事背景,设定的和【霸王别姬】这种背景类似的程度。
故事背景时间越靠后,拿奖的几率就越低。
只是,对于这种电影,李伯达不喜欢。
也不是李伯达否认以前的情况,毕竟张一某他们拍的电影,也的确是曾经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过的,甚至在很多的地方,都能够算是常态,但是,时代在发展,不能总把目光放在那个时候,不往前看。
现在都2014年,眼瞅着就2015年了,让国外的人对自己国家的人认知停留在六七十年代?李伯达自己都有点接受不了。
李伯达作为导演,他去好莱坞拍过戏,好莱坞那边的人,对李伯达他们这些华国人的认知,就停留在张一某,陈恺歌他们这些导演拍的电影的那种年底,他们甚至认为华国人穿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
李伯达去国外拍戏的时候,那些人在看到李伯达他们穿着干净整洁并且足够时尚之后,人家第一反应就是问李伯达他们是小日子国还是棒子国的人?哪怕被否认了,人家依旧会认为他们是湾湾或者香江的,而不是认为他们是华国内地的。
所以,李伯达他想拍一些其他题材的电影去冲奖。
就在这个时候,李伯达突然看到了一个新闻,或者说是一起法律事件。
一个名为程勇的人,因为贩卖印度仿制药被抓了。
印度仿制药?
李伯达的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对这件事产生了兴趣。
于是,李伯达立刻找人,查询有关于陆勇这个人的情况,想要得知,所谓的印度仿制药,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以李伯达的关系网,想要查一个人的基本信息,很简单的。
所以很快,程勇的个人信息就出现在了李伯达的面前。
只是看到了程勇的信息,甚至是了解到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李伯达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或者说,李伯达觉得,程勇这种事情,发生的实在是太正常了!
格列宁,一款治疗白血病的靶向药,四万块一瓶。印度仿制药,一瓶两千甚至是几百块,这么大的差距,程勇无疑是动了人家的蛋糕了。
当然,一款药物的研发,也是非常消耗时间和资金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才能够将药物研发出来,卖的贵,很正常。
毕竟如果不卖贵,赚不到钱,研发药物的企业就没有办法继续投入资金研究新药。
所以看起来,程勇被抓,好像也正常!
只不过,上面说的,是正常情况!
实际上,程勇卖印度仿制药,已经卖了很多年了,之前程勇一直没有被抓,也不是说他做的有多谨慎,仅仅只是因为,人家研发格列宁的公司,根本就没把程勇卖的这点药的利益放在眼里,又或者是没有太注重华国的市场,所以对程勇的行为,视而不见!
所以程勇卖药那么多年,屁事没有。
然后,格列宁药物研发的公司,他们所持有的格列宁的版权到期了,国内的一家药企接受了格列宁这款药的制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程勇送上了法庭。
他们没有研发药物,也没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做研发,制作出来的药物,也没有降价,然后把之前研发格列宁药物的企业没有关注的程勇,直接送上了法庭。
对此,李伯达觉得,这种情况,真的是太正常了。
当然,也不能说国际药企特别有良心,他们有良心,卖药的时候,价格一开始就不应该定那么高,价格定低一点,钱少赚一点。
之所以没有告程勇,完全是因为相对于整个全球的市场,程勇卖的这点仿制药,真的不算什么,利益太小,他们看不上。
另外还有就是,跨国告人,这事儿很麻烦,也很难成功,不仅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还耗费钱。单纯的就是不值得!
而国内的药企,在国内一手遮天,一个小小的程勇,轻松拿捏,根本就不需要耗费什么时间和精力,甚至金钱都不需要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