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 第81章 父子相视笑知音,车舆诛心正扶苏

第81章 父子相视笑知音,车舆诛心正扶苏

    后殿之上,扶苏埋着头心念急转。
    决不能让刚才所言,落到这血屠耳中。
    这家伙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可不要发了疯,对自己做什么才是。
    嬴政见他缩头缩脑,不由得心头暗笑,好像终于见到了能制扶苏的人了。
    “你那功课先不作也无妨!”
    “正巧大良造就在这里,你将你的见解与他说上一说,或许能改变他的战法。”
    “再说,你不是坚持义战,现在正是践行之机,岂能错过?”
    扶苏心惊胆战,偷偷瞄了赵诚一眼。
    却发现,赵诚也在笑吟吟地看着他,饶有兴趣的样子。
    他不由得惊惶缩回视线。
    “臣……臣此论,可能……”
    赵诚笑问道,“公子扶苏有何见教,尽管说来就是。”
    想了想,他又补了一句。
    “吾不吃人,嗯……至少不吃小孩子。”
    扶苏汗都下来了。
    至少不吃小孩子?
    难道大人就吃吗?
    他不寒而栗,然而刚刚慷慨陈词,如今若是畏畏缩缩,难免在王父面前丢了面子。
    于是他咬了咬牙,不看赵诚,干脆说道,“听闻大良造有血屠阎罗之名,如今一见,属实不虚!”
    该死,本是想凶猛一点,找一找气势,怎么出口反而像是恭维的话一样?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今日为了大义,怎可退缩!
    今日!
    今日吾便成仁取义!
    他挺直了脊背,缓缓转身,准备直面赵诚,慷慨陈词。
    然而与赵诚目光对视的一瞬间,就又缓缓转了回去。
    “咳,嗯,扶苏听闻赵将军灭韩一战屠城无数,某以为不妥。”
    赵诚大觉这孩子好玩,爽朗一笑。
    “尽可说来,如何不妥?”
    见到赵诚宽厚的反应,嬴政也在王位之上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
    似乎是因为赵诚的爽朗,扶苏找到了点状态,“此举不服民心,不合德治,无益于长远霸业。”
    “将军屠城,不仅韩人惊惧,六国百姓皆惊惧,惊惧之下,自然愈发抗拒秦国,人人自危,则合纵抗秦之心愈坚。”
    “其次,民心乃是立国之本,民心不服,就算尽收韩地又如何,未来但凡有合适时机,其必反也。”
    “所谓恃武力者强于一时,恃德行者王于万世,若欲并诸侯,当以义为旗,否则六国必死守,士民必离心,又该如何并之?如何治之?”
    赵诚想了想,觉得扶苏说的也有道理,不过道理不多。
    他问道,“某曾听闻,孔子曾言君子不器,何解?”
    扶苏皱了皱眉,不知道赵诚为什么问这个,不过还是答道,“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嬴政此时也是若有所思。
    赵诚又问道,“仁义可为君子器焉?”
    扶苏一愣,皱眉想了想,“不可。”
    赵诚笑道,“那便是了,仁义不可器君子,焉能器国?”
    听到这话,嬴政微微一愣,这句话点中了扶苏的病症!
    可谓是一针见血!
    这让他的脸色不由得认真了起来。
    却听赵诚继续说道,“仁义治民,亦或治国,亦或并诸侯,都要因时而治。”
    “如今一时仁义,恐遗万世之祸。”
    “某疾袭韩都,沿途不屠城卒,走后诸城士卒复起围杀,断绝粮草,则我军如何应对?”
    扶苏皱眉不答。
    “若我军被困杀韩都之外,八千轻骑尽死,此为仁义乎?”
    扶苏不答,嘴紧紧抿着。
    “若我以力直取韩都,而诸城再起固守,强征百姓为民兵,两军杀伐往复,死伤无尽,此为仁义乎?”
    扶苏面露深深迷茫。
    “若六国都知秦为仁义之师,两军交战时,以悍卒精锐潜伏于百姓之间,趁我仁义治民之时,暴起袭杀,此为仁义乎?”
    扶苏眼中出现动摇挣扎。
    赵诚挺立殿前,锋芒凛凛。
    “两军交战,岂可为所谓仁义束手束脚?自当以雷霆手段杀之!朝夕之间取之!否则世世代代无穷尽,何时止战?”
    “诸国攻伐数百年,死伤何止数百万?”
    “今我大秦朝夕灭之,陛下若一统天下,即使屠戮百万,岂非仁义之举?”
    扶苏豁然抬头,已是瞳孔巨震,屠戮百万,反而是仁义之举?
    可按此说来,诸国从此止戈,大秦治下,再也不需要相互攻伐,难道不是仁义之举吗?
    可屠戮百万,还能称之仁义吗?
    嬴政脸色渐渐变了,看着赵诚的目光有些惊喜,又十分欣慰。
    此子,竟知寡人所想?
    “大音希声,大善如恶。”赵诚对着嬴政揖手行礼,“依臣来看,陛下才是大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