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 第37章 儒家偶像,功德齐天!

第37章 儒家偶像,功德齐天!

,纷纷投降,三监全被生擒活捉。】
    【东夷人见到大势已去,也顺势逃走。】
    【轰轰烈烈的殷商复国,就以如此儿戏的方式惨淡收场。】
    【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旦杀死了管叔,流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仅仅一年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平定叛乱之后,周公旦乘胜追击,第二年带领大军把殷商逃窜的主力歼灭,完成了对殷商旧土的彻底掌控。】
    【第三年,周公旦马不停蹄,开始征伐东夷,那些依旧怀念殷商的方国,以及坚持要独立的东夷方国纷纷被歼灭。】
    【周公践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间点上。】
    【周公旦一直从西北杀到了东海之滨,灭国一百多,杀的人太多了,以至于把东海海滨都人染红了。】
    【至此,周公旦用了三年时间,就彻底完成了大一统,结束了殷商灭国之后的分裂时期。】
    (牛逼,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天下方定。)
    (战争能力绝对是拉满的!不仅是会纸上天兵,更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大汉
    太子刘盈挠着脑袋。
    “阿母,周公旦三年就完成了一统,是不是比我阿父还厉害。”
    “我阿父创业也要七年。”
    吕后脑袋嗡嗡作响。
    你阿父是从零开始,周公旦是摄政大臣起步,两者能一样吗?
    她攥着手,心里不停念叨着:
    亲生的!
    我生的。
    不气,不气,气死了老娘,便宜了那些骚狐狸。
    【商纣王完成了开疆拓土,但没有完成对于新领土的彻底同化和掌控,这件事一直让周公旦很是忧虑。】
    【于是在执政的第五年,周公旦在洛阳营建了一个巨大的城池,史称东都洛阳。】
    【它跟大周的都城镐京遥遥相对,一东一西,加强了大周王朝对于东部地区的掌控。】
    大宋。
    赵构等人盯着天幕,一个个由衷的发出赞叹。
    “不愧是儒家鼻祖,三年平定天下,紧接着营建东都,功德无量。”
    大唐,
    魏征也连连点头。
    “修建东都洛阳,弥合东西,战略眼光空前绝后。”
    程咬金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隋炀帝也修过,修的比周公旦还好。”
    魏征:“.....”
    你是杠精吗?
    画面一闪。
    叮叮叮。
    洛阳的都城热火朝天的干着,人们用凿子敲打石块。
    一座城池拔地而起。
    站在建造完毕的城池上,大周的臣子都在恭贺周公旦的丰功伟绩,只有周公旦愁眉不展,茶饭不思。
    召公爽关心的问:“周公为何忧虑,难道大周现在的国祚还不够稳定吗?您现在的成就已经相当于成汤的先祖,以及中兴的武丁了。”
    周公旦轻轻摇头。
    “就算是成汤的先祖,以及武丁,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东都洛阳修建完之后,周公旦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中央如何统治地方,天子如何统治诸侯。】
    【这个时候的周公旦已经发现了殷商制度的最大缺陷,就是以武力来控制诸侯贵族,这些人心服口不服,等到殷商武力衰弱的时候,就会立刻反叛。】
    【他需要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中央对于地方的统治。】
    于是,周公旦广招天下贤才,商议国政。
    镐京的王宫中,每天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报!东夷名士来访。”
    刚刚吃了一口饭的周公旦闻言,赶紧把吃下去的饭吐出来,去接待贤才,等接待完之后,再回来继续吃。
    可饭刚吃了两口,又有人来访,献上了治国之策。
    周公只能再次吐出饭,继续接待。
    【周公旦求贤若渴的这种行为,在史上上被称为,周公三吐甫。】
    【正是因为他广招贤才,不耻下问,终于,经过一年的沉淀,周公想到了如何给殷商制度打补丁的方式。】
    【俺就是除了地域大一统之外,在思想上也要控制诸侯贵族,让他们从内心认可大周,认同自己是大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也是周公旦在历史上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也是儒家学说中最为精华的一部分,思想大一统!】
    (我去,思想大一统是周公旦提出的?不是董仲舒吗?)
    (楼上的,你猜一猜董仲舒的思想大一统是跟谁学的?是儒家公羊派,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成果,而公羊派的儒家思想又是出自哪里?你不妨再猜一猜。)
    (不会吧,不会吧,思想大一统真是周公旦提出的,那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岂不是比孔子还高?)
    (哈哈,一听你说这话就表示你完全不懂儒家,孔子在周公旦面前就是小弟弟,给你说一个冷知识,孔子以前说出的话没人信,为了推广自己的思想,他每次说话的时候都会加一句,我昨天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