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 第38章 何为暴君仁君,周公旦的选择

第38章 何为暴君仁君,周公旦的选择

太祖,他们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制作礼乐,改服色,易正朔!】
    【其实为了就是学习周公旦的办法,实行思想大一统。】
    (传说周礼特别复杂,显得不合时宜,我当时还嘲笑古人搞那么麻烦干什么,敢情,周公旦是故意这么搞的。)
    (有人总说一些老传统过时了,完全没有意义,却不知道,这些传统真正的意义何在。)
    (穿上汉服,就感觉是炎黄人,这并不是开玩笑,是对同一种文化的认同的追本溯源,是一代代人经过努力,把一家人的思想不断根植在心中。)
    (哈哈哈,我好像搞明白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的诞生的意义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大周,
    站在洛阳城头的周公旦轻轻握紧了拳头。
    他心中只有一种跨越时空的熟悉感。
    “他懂我,他真的懂我!”
    制作周礼,有人只看到了他重新制定新的礼乐,把他看成了文化艺术家。
    却不知道,周礼的制作,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文化意义。
    正是因为周礼,让天下诸侯有了团结在一起的最初认同感。
    大清,
    康熙盯着天幕,看了看自己的辫子。
    “我大清流发不留头,也是为天下一统啊!”
    “将来史书上,圣君少不得也有朕一席之地。”
    大宋,
    赵构盯着天幕,摸着下巴,沉吟一声。
    “只要做这种事情就能完成思想大一统,让所有百姓都臣子都认同我大宋吗?”
    “那也太简单了,完全没有难度啊!”
    【当周公旦做完周礼,普及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之后,本以为,所有诸侯臣子权贵百姓都会认同大周。】
    【可事实却跟他想的截然相反,底层的奴隶百姓们认同了,权贵诸侯们却不买账。】
    【什么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不是在剥夺他们的领地的所有权,还有周礼,就是在消灭他们现在的文化和习俗。】
    【他们损了巨大的利益,但好处是一点没有得到,所以,人人抵制。】
    【周公旦的改革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诸侯贵族们不愿意承认的话,一切都是徒劳的。】
    (改革,改革,历史书上一句话,好像真的就提出改革,之后就是一路坦途,但真正的改革是要流血牺牲的。)
    (别说让改变习俗,就是让我吃豆花放糖,我都受不了。)
    (哥们说反了吧,豆花放盐才是异端。)
    大汉,
    刘彻激动的一拍桌子。
    “说的太好了!”
    “这才是历史。”
    “傻子才会交出自己的利益,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百家会同意吗?地主豪强会愿意吗?就是儒家中也有鲁儒学派,公羊学派,到底该以哪个为尊呢?”
    “董仲舒,朕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提出一个夸夸其谈的口号。”
    “如果能罢黜百家,朕为何不尊法家,兵家,墨家,甚至是我刘家,非要尊你儒家?”
    董仲舒一时间被问得哑口无言。
    只能躬身行礼,退出去。
    刘彻哼了一声,搞了半天,好要朕来解决最难的问题。
    要你们何用?
    天幕中,王宫的大殿中,
    周公旦坐在摄政大臣的位置上,他找来最为贤德的召公爽,推心置腹的询问。
    “你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认同周礼,承认你的封地的土地都是属于天子的?”
    召公爽想了想,伸出了两个手指头。
    “第一,天子能灭了我!让我不得不为。”
    “第二,给我足够的好处,让我得到的比失去的多。”
    “除此之外,我是不会放弃自己的习俗,舍弃自己对土地的拥有权,而承认你所谓的礼乐制度。”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统治者想要完成改革,无非有两条路。】
    【第一,以武力暴力摧毁既得利益基层,也就是当时的权贵阶层,让他们低头,不得不同意改革。】
    【第二,就是跟统治阶层进行利益置换。】
    【选择第一条路的君王,史书上会有一个专门的名字,暴君!】
    【选择第二条路的君王,史书上也会有一个专门的名字,仁君圣主。】
    【而周公旦选择了哪一条呢?就是第二条。】
    【公元前1037年,周公旦摄政的第六年,他推出周礼的同时,在周礼中也规定了两个对于统治阶层非常有利的政策。】
    【其一,封邦建国!】
    【周公旦把殷商和东夷的土地子民分封给了广大的诸侯,诸侯们成了领地实际掌控者,而并非是由周天子实际控制。作为利益置换,这些诸侯们承认自己土地是属于天子,而非属于诸侯自己。】
    【因为他们只是失去了虚名,而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土地和子民的使用权则是牢牢控制在手中。】
    【其二,宗法制!】
    【在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