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 第52章 徐偃王死,赵国开国史

第52章 徐偃王死,赵国开国史

姬周,就是确保【金道锡行】的畅通,保证自己在武器上形成降维打击。)
    (许多青铜器的铭文上,都有描述【金道锡行】的重要性,周穆王这步棋,真是没走错,没有铜,他根本无法抗衡徐偃王。)
    大秦,
    秦始皇似笑非笑的盯着扶苏。
    仿佛在说,这就是你跟儒家学到的东西?
    天幕讲周昭王的时候,就着重提了铜矿的重要性,你就真的一点都不上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还在镐京等着决战,是谁给你的勇气,让你觉得周穆王死守都城都能提高胜率?
    孙子兵法说,上战伐谋。
    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而什么是增加胜算多的东西,是更好的武器,是更多的军队,是更充足的钱粮,是让诸侯可以明确看到的你的强盛,而非你所谓的死守都城。
    “扶苏,你现在还觉得,你真的能够接住寡人的江山社稷吗?”
    被秦始皇这么要问,扶苏身子晃了晃。
    他很想说能,我会尽力,可尽力有什么用?
    要的是能力!
    他盯着天幕,想要知道周穆王到底怎么做?
    应该拿到铜矿锻造好武器就要打了吧。
    天幕中。
    地图上,红色的箭头再一次插入了荆楚之地。
    天子六师偷袭铜山,就地开始锻造铠甲武器,周穆王终于把自己天子六师武装成了跟他爹一样强大。
    “天子,咱们现在兵强马壮,应该一鼓作气,出兵平乱!”
    随行的诸侯们建议。
    “行啊!孤就派你们去打头阵可好?”
    周穆王似笑非笑,诸侯们彻底闭嘴,再也不敢对着周穆王指手画脚。
    【周穆王是不可能去充当先锋的,他明白,自己能成为一个握有实权天子,是有着让所有诸侯都闭嘴的武德。】
    【如果他擅自出兵攻击徐偃王,会让他兵力大损,丧失武德,以后无法跟诸侯们讲道理,所以,周穆王要的是全胜,而非惨胜!】
    【周穆王必须得找一个出头鸟,他拿出地图一看,乐了,当时还是蛮夷的楚国一直想要获得天子的封赏,得到宗周的承认。】
    【于是,周穆王决定让这个大冤种去打头阵,可是第一次谈判失败了,毕竟周穆王父子两个都在攻击荆楚之地,等于动了楚国的蛋糕,还杀了不少的楚人。】
    【再加上当时的楚国国君并不认为周穆王会是最后的胜利者,他还想在徐偃王和周穆王两头下注,坐收渔翁之利。】
    【就在周穆王不知道,该怎么让楚国这个大冤种站在自己这边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说自己可以说服楚国出兵。】
    “你,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孤的满朝诸侯都做不到。”
    大军中,周穆王好奇的盯着面前的马夫。
    在此之前,他根本不再在意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的人。
    马夫仰着头,自信的说:“当年商纣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有比干,微子启背叛了他,投靠咱们宗周,而臣就是天子您的比干微子启,因为臣姓嬴,徐偃王是臣的手足兄弟!”
    “连臣这样的手足兄弟都背叛了徐偃王,楚国就该明白只有投靠天子,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听着如此不要脸的话,周穆王兴奋的点头,孤就喜欢你们这种不要脸的小人。
    “你叫什么名字?”
    “臣,嬴造父。”
    【史书上只说了周穆王派遣造父一日出使楚国,送去了周穆王的信件,随即楚国同意出兵攻打徐偃王。】
    【可是,仅仅是这样一个传令兵的工作,怎么可能让周穆王把造父从一个马夫直接封成了诸侯,并赐给他一座赵城,这可是身份阶层的四连跳,身份仅次于天子。】
    【造父真正的贡献是说服了楚国跟周穆王联盟,而他之所以能说服楚国,最大的筹码就是他姓嬴,是飞廉恶来的直系后代,以及嬴姓在殷八师中的地位。】
    【殷八师,也叫成周八师,主要是由上古八大姓的旁支小贵族组成的军队,它们的战力凶悍无比,是除了天子六师外,宗周最恐怖的战力,而造父姓嬴,恰恰就是上古八大姓之一。】
    【楚国国君见到嬴姓人都要反对自己的王(徐偃王),还带来了殷八师,可见,徐偃王并没有周穆王的胜算大。】
    【造父继续给徐偃王添堵,他给楚国国君说徐偃王是下一个商纣王,他占领天下,必然跟商纣王一样征伐楚国,甚至灭掉楚国,而周穆王则会承认楚国的地位。】
    【权衡利弊,再加上有造父这个嬴姓的叛徒在,楚国国君最终同意发兵,跟殷八师一起正面进攻徐偃王,而周穆王则是绕后偷袭徐偃王的粮草辎重,双方夹击下,徐偃王大败,逃回了江淮老巢。】
    【造父因为伐徐之战有大功,被封在了赵城,三家分晋之后,他的后代建立了赵国!没错,造父就是战国七雄中赵国的老祖宗。】
    【历史上为什么秦赵本来是一家,反而打的最凶,因为在秦国国君眼中,赵国就是出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