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泽2:异土授民政策,加30分!】
【周公旦六维综合得分,修正为:490分(暂居皇帝榜单第五,超过了周厉王的440分)】
(还能修正?)
(为什么不能,有功就得赏,有过就要罚,要是以后出土了新的证据,有些事情还要改,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分,可能会随着时代变迁的。)
(我觉得挺好的,人家周公旦有这个贡献,就得给。)
(怪不得很多人觉得周公旦功大于过,人家的功是真的牛!不服都不行。)
(可惜啊,博主说的没错,要是周公旦屁股是坐在底层,秦皇汉武唐宗明祖都无法超越的。)
(这次我们李二凤表示不反对,但,世界上没有如果,我家二凤依然是千古一帝的候选人,就问你气不气?)
大周,
周公旦并没有多高兴,反而是陷入了沉思。
要学商纣王吗?
真的要学吗?
他拿不定主意,第一,他不敢想象屁股坐在底层,他是否能够完成改革。
第二,他心里面还是觉得集权是错的。
“再看看吧!集权和分权的理念之争,我并未觉得我是错的。”
“那就让历史长河来检验。”
旁边的姜子牙眼神冰冷。
他倒是非常关心申侯一脉,以及自己后代的情况。
我姜姓人,岂能那么容易认输。
灭周者,姜姓也!
大唐,
李世民看到一个人的评分竟然不是盖棺定论,心里有点不瓷实。
虽然弹幕中可以看到很多人支持他,但,博主的可用的是平民史官。
一些皇帝的应该会在不同史观下出现大幅度的反转。
那么他还能像弹幕中说的,成为皇帝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吗?
此刻,所有皇帝君王统治者甚至是臣子,都非常关注天幕。
有人想要知道自己的功过得分,有人想要看看自己效忠的是否明主。
也有人想要从申侯一脉的起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天幕中,画面一闪。
那是西北,申侯一脉在苦苦挣扎。
西边的犬戎,北边的条绒以及小的戎狄,西边的古羌人,以及南边的老秦人,只要有空了,就去申侯那里抢一波。
尤其是老秦人,他们的聚集地环境太差了,还抢了犬戎的地方,跟犬戎要不停的厮杀。
所以,老秦人就把申侯一脉当成了粮仓,他们干脆主要发展战力,而不是农业,邻居屯粮我囤兵,邻居就是我粮仓。
申侯一脉还等着姜子牙来救他们,可惜,这时候姜子牙都自身难保。
【按照周公旦的计划,申侯一脉最多撑一百年,就会灭亡!】
【所以,周公旦又干了一件坑孙子的事情,改史!】
【对,他把关于申侯一脉的事情在历史上淡化了,以至于以后的天子根本不明白申侯一脉的来历。】
【唯一知道申侯来历的,就是召公鲁公毕公周公这几个参与者的后代。】
【因此,在大周前期的扩张中,召公毕公鲁公等人从来不去西北,只往南打,他们等的就是申侯的灭亡。】
【可惜,周穆王横空出世了!】
【因为召公等人要愚民愚君,根本不会给周穆王讲述申侯一脉的危险,也没有科普犬戎的作用,周穆王就去干了犬戎,把犬戎打败了还没算完,还把犬戎往西迁徙。】
【这下,申侯一脉终于摆脱了犬戎的威胁,从濒死中吸取了最后一口宝贵的氧气,获得了浴火重生的契机。】
【而这一次,申侯将要组建灭周联盟!】
(我勒个去!太离奇了,历史太多巧合了吧。)
(周公旦自己留下的周制,天子垂拱而治,愚民愚君,导致了周穆王反抗,而周穆王却因为周公旦的改史行为,弄不清楚申侯一脉的嫡系,把申侯一脉的封印给解开了。)
(周公旦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七十多年前扔出的石头,终于在七十年后又砸了自己子孙的身上。)
(还真是这样,要不是他的天子三省,徐偃王也不可能那么强,要不是徐偃王,召公鲁公也许会提醒周穆王吧,他们可能也是气疯了,碰到一个以德斧人的混蛋,就想要他也吃点亏。)
(说不定召公还想要申侯一脉解封出来,跟天子打擂台呢。)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啊!为了利益,放任徐偃王做大,为了牵制天子,又要放任另一个恐怖的存在出来,我仿佛看懂了很多,这些人才不管天下乱不乱,只在意自己吃的够不够。)
大周,
姜子牙大笑,指着周公旦:“活该啊!你的周制,就是毁灭大周的制度!”
“我是输了,可你呢?给自己子孙挖坑,你又好到哪里去。”
“这就是因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召公脸色难看,这件事情里面,他们召公一脉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