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如果成功了,走向了人生巅峰,你可能就会轻描淡写的淡化这段仇恨,甚至感觉仇人还是自己成功的磨刀石,最后还假模假样的感谢一些伤害自己的人,说没有他们,自己没有这么成功
有没有这种感觉?
如果有,就说明你是正常人!
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学现象,叫做: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表明,人在极端逆境中,为了让心里达到平衡,会强行改变自我的认知,会潜意识把一切罪责归咎于他人,以达释放心理压力的目标,这就是一种认知失调!
而这种认知失调是一种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机制,你自己可能都不会感觉到,你过激了,但正是因为你过激了,你才没有把自己逼疯,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大脑防止过大的心里压力导致精神错乱的一种自我保护的防火墙。
而人在极端顺境中时,也会出现认知失调,会表现出一笑泯恩仇,出手大方,喜欢花钱请人吃饭,喜欢摆排场,当个大冤种,俗称浪了,因为这时候他的认知也失调了,认为自己已经跨越了阶层,开始追求一些更高层次的心里满足,从而会淡化以前的恩怨,认为那不过是自己生命过程中的小坎坷而已。
这个《认知失调理论!》是现代心理学和社会行为学的奠基理论,获得过心理学的学科最高奖项。】
【什么犯罪心理学,行为逻辑学,社会行为学,都要以这个来为理论支撑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里活动轨迹。】
【所以,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得出:古公亶父非但不会忘记仇恨,反而会把姬周遭受的一切苦难和屈辱,都怪罪在崇国身上。
同理,当姬周的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和失败后,会把崇国当做出气筒,会对他的仇恨呈现几何级暴增。】
【那么这种理论对这没?能否有历史事实作为验证?】
【完全正确,西伯侯姬昌的儿子伯邑考被血祭之后,姬昌杀不了罪魁祸首的商王,于是,他扭头就把仇恨全部转移到了崇国,顺手就把崇国给灭了。
你说古公亶父要一笑泯恩仇,你别让姬昌灭人家的国啊!
这仇恨到底有多大,你可以自己体会。】
(我去,博主,我让你反驳一下可笑的谬论,你给我整出了心理学的理论来。)
(感情我失恋了,把责任都归咎我聊骚我前男友的闺蜜,而不是渣男,是所有人都会做的事情,我还以为我不正常呢。)
(长见识了,研究历史竟然用心理学,分析古人的行为逻辑,这学科跨的也太大了吧,但是我喜欢,这才是专业的。)
(啥都不说了,就凭你用心理学来判断古人的行为逻辑,你就比那些讲解历史,只会我以为,我以为的人强了几个维度。)
(这才叫多维度分析历史,心理学的事情就应该交给心理学去解释,最怕的就是外行分析评价内行,人家古公亶父怎么想我们不知道,但心理学会给出人会怎么做的标准。)
(哈哈哈,古公亶父要一笑泯恩仇,然后,姬周就把崇国给灭了,也就是儒家所谓的一笑泯恩仇吗?把仇人弄死了,可不得笑一笑,难道还让他们哭吗?)
(儒家,我教的你学会了吗?我们:学废了,学废了。)
大周,
姜子牙跟召公不争论了,他用手一指天上:“瞧瞧,人家都自成一派,叫做心理学了,用成熟的理论来研究人在极端环境下的行为逻辑,你还有什么可胡搅蛮缠的。”
召公傻眼了,还有人研究这个?
你们是吃饱了没事干是吧,专门研究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反应,你们想干什么?控制他人吗?
如此学术,就是异端啊!
北宋,
司马光如同见到了鬼。
诸子百家中也有研究人的心理反应,比如纵横之术,就是想办法控制人。
可是,也没有单独拎出来,研究的这么细。
还搞出了一个成型的理论,研究这一类事件。
司马光感觉自己的资治通鉴要凉了。
大明,
朱允炆盯着天幕,看到了所谓的认知失调理论,突然心里就释然了。
他的王叔们对他的威胁太大,他干掉王叔们,是符合认知失调理论的,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对,没错,我朱允炆就是要搞死他们才能安心。
这下朱允炆最后的愧疚感也消失了。
【现在大家应该没人反对了吧,让我们继续看看姬周是如何起家的。】
古公亶父以为自己成为了犬戎的小弟,当了翦商者联盟的人,就能做大做强再创辉煌了吗?
想简单了。
把自己当天命主角了,真实的历史中不存在这种主角,谁的运气都没有比别人强多少,你以为的运气,是因为你忽略他们的选择和努力。
天幕中,
古公亶父带着族人来到了岐山,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受骗了。
说好的岐山原都是他们的,谁知道,他们只是被分到了一片很小的封地,有多小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