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匈奴找都找不到,谈何赢不赢的问题呢?”
…………
陈勇看着弹幕中巨大的疑问,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求求你们别再颠倒因果了。
【能说出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连匈奴都找不到的这种说法。】
【那只能说明你们史书一个字都没有看过!】
【汉朝,在对匈奴反击之前,第1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匈奴’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已经提出来了,经过了吕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五朝天子,所有臣子的集思广益,早就制定好了方案。】
【人家汉武帝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跟卫青霍去病没有半毛钱关系。】
【甚至可以说,没有汉武帝,卫青和霍去病才找不到匈奴!】
【你们把因果都给说反了。】
(什么?)
(博主,你又有要让我们三观破碎吗?)
(没有汉武帝卫青,霍去病连匈奴都找不到?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呢?这不是等于说,销售冠军没用?)
(哈哈哈,销售冠军有用,太有用了,你让销售冠军去卖以前的按键手机,你让销售冠军去卖苹果一代,我不是销售,我甚至不用张嘴,我卖华米最新款,我分分钟掉打你销售冠军,你信不信?这就是抛开事实差距不谈,只谈个人能力,在时代的洪流下,个人能力真的能打败科技吗?)
(为什么公司是投资万亿研究芯片,而不是投资万亿培养销售冠军呢?你品,你细品!【斜眼笑】)
(对啊,古代变法是富国强兵,谁听过富国强将的?)
(有人九年义务教育真是白学了。)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卫青霍去病能找到匈奴,也是汉武帝提供的平台吧!)
(不要给我说,这也是正史,难道正史真的比野史还野?)
(有没有可能,这才是真相?)
…………
北宋,
司马光旁边的读书人都露出了看好戏的神色,他们好心的安慰:
“司马兄,看来你这一次又要被人打脸了。”
“你对历史的解读是真的出于尊重历史资料原著吗?”
“你能不能把你改编的这个毛病给收一收呢?”
“改编一时爽,一直改编一直爽,但爽的只是你一个人啊。”
读书人骂人那是一个脏字都没有,但却把司马光在史学界的地位给狠狠的往下踩
百姓们也都露出了一脸鄙夷的神色。
“搞了半天,这帮使用儒家的史观,又在开始颠倒因果了。”
“我就说嘛,怎么可能世界上只有卫青霍去病能找到匈奴?”
“没了卫青霍去病啊,整个大汉就不打匈奴了?”
“如果我们没有记错的话,卫青,霍去病之后,大汉一直在打匈奴啊!怎么,难道我记错了?”
面对着百姓和读书人的质问。
司马光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你们懂个屁,是卫青和霍去病发明了找到匈奴的办法,这才传了下去。”
“博主绝对是无危言耸听,我从未听说过,匈奴是汉武帝找到的?”
………………
大唐,
魏征也在据理力争。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史书上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写着,卫青和霍去病,天赋异禀,他们帮助了汉武帝找到了匈奴的主力!”
“在大汉一朝,也只有他们有这个实力。”
得了得了!
李靖实在听不下去了,
“你吹牛就吹牛,千万别吹过头。”
“这种把将军的能力凌驾于整个王朝的生产力之上的,我只能说,你们比街头说唱的说书人还能吹。”
吹什么了?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魏征寸步不让的质问道:
“他汉武帝凭什么找到匈奴呢?又是怎么找到匈奴的呢?”
………………
弹幕中,很多人也受不了,博主提出了这个观点。
(服了服了,我知道有人喜欢汉武帝,但也没有必要把汉武帝吹成天下第一。)
(就是就是,我还是第1次听说:没有汉武帝卫青霍去病连匈奴都找不到了?)
(给你说个笑话,汉武帝坐在都城,他找到了匈奴主力,你品,你细品。)
(博主你来给我们吹一吹,我就喜欢你吹牛逼的样子。)
陈勇轻轻的摇头,我能用一个科技树,就让你们破大防。
这足以说明,你们对历史的了解有多浅薄和不专业。
你们就敢信誓旦旦的质疑汉武帝,认为,找到匈奴是因为有卫青霍去病?
真是应了一句话,无知者才能无畏,人家知道的越多,才明白自己越渺小。
【很多人不明白庙算到底有多有用,很多人也不知道,一个王朝的战争,需要多少个部门的配合,总以为一个名将就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