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的安稳生活后,一道来自朝廷的移民令,又在这片草原上掀起轩然大波。
对于遥远的澳洲,牧民们一无所知,那里究竟在何方?环境如何?一切都充满未知。
故土难离,没有人愿意离开世代生活的草原,前往那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
人群中,李守田带着继子朝鲁缓缓走来。
李守田本是第一批进驻草原的明军士卒,年轻时因家境贫寒一直未能成家。来到草原后,命运的红线将他与一位热情善良的草原女子相连,二人情投意合,组建了温暖的家庭。
此刻,李守田目光深邃,静静地打量着前来宣旨的官吏——张满仓,这位恩赐镇的衙役,即将带来改变许多人命运的消息。
张满仓整了整官服,清了清嗓子,先用字正腔圆的大明官话高声宣读朝廷旨意:“各位牧民,朝廷来旨意了,命令大家迁移到澳洲去,为天子守牧一方,为大明放羊牧马,所有前往澳洲的牧民,每家每户可以获得五千亩私人草场,草场的放牧权永久归属于你们家。朝廷将会负责将你们家人、牛羊、马匹和生活物资运输到澳洲去,并且还会一次性给予五十两银子的安家费。”
说罢,他又熟练地用草原语翻译了一遍。
然而,现场的反应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张满仓头上。
人群中响起一阵骚动,一位牧民小心翼翼地问道:“张大人,我们不去行吗?”
张满仓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你想去都未必去的成呢,你们兀良哈部这一次需要迁移一万人去澳洲,只有十分之一的概率能够去澳洲。想去也还得要看运气,抽签抽中了才能够去。一家一户五千亩私人草场啊,想要去的人多得是。”
这番话让原本紧张的牧民们稍稍松了口气。
十分之一的概率,意味着大部分人都能继续留在草原上。
但随即,大家又开始关心起那个神秘的澳洲和诱人的五千亩草场。
“张大人,这澳洲在哪里啊?”
“是不是真的有五千亩私人草场?”
“那边适不适合放牧?别比这儿还冷啊!”
各种问题此起彼伏。
张满仓不慌不忙地展开一卷地图,耐心解释道:“澳洲呢,离我们大明很远,在几千里之外,我们首先要到天津,然后从天津坐一个多月的船才能够抵达澳洲。”
“不过澳洲虽然离我们大明很远,但是那里的气候非常的舒适,非常的湿润,水草丰美,地广人稀,绝对是最好的放牧之地。我们现在大雪纷飞,但是在澳洲,现在却是艳阳高照,非常的暖和。五千亩私人草场,这也是真的,是天子下达的圣旨,绝对一言九鼎。不单单是你们草原人,关内的汉人也是大量移民去澳洲,他们也同样可以获得五千亩的草场。”
他一边比划着地图,一边继续描绘着美好的前景:“有了这五千亩的草场啊,你们就可以将这个草场分成很多个区域,不断地轮着在一个个区域内放羊牧马,到时候都不需要到处逐水草而居了,可以固定下来,建上漂亮的房子,还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上一些蔬菜、水果,种点小麦、玉米什么的,日子比起现在来,只会更好。”
“张大人,真的有五千亩私人草场?”李守田忍不住问道。
张满仓哈哈一笑:“其实不止五千亩呢,现在澳洲还没多少我们大明人,你们算是第一批迁移过去的牧民,到了那里之后,你们也可以骑马去圈地,能圈多少是本事,朝廷说五千亩难道就真的只圈五千亩?你要是有本事,圈个一万亩草场也没有人管你,反正澳洲地广人稀,有的是地。”
这番话让李守田心动不已。作为汉人,他本就不太习惯游牧生活的漂泊。但妻子是草原人,割舍不下牛羊。
如果能移民澳洲,拥有自己的固定牧场,既能定居,又能继续放牧,这不正是梦寐以求的生活吗?
就在这时,人群中又传来质疑声:“朝廷会不会骗人啊?”
张满仓顿时涨红了脸,语气中带着几分恼怒:“朝廷什么时候骗过你们?朝廷说三年不征收你们的税收,现在征收了吗?朝廷说要保证你们牧民冬天过冬所需的粮草,大冬天的我们不是运了很多粮食、干草来草原吗?你们以前的时候,有这样的好日子吗?”
牧民们纷纷点头,回想这些年,朝廷确实信守承诺,大皇帝对他们的关怀甚至超过了往日的可汗,生活也确实比以前好了许多。
那位提出质疑的牧民连忙赔笑:“我也就这样说说,大人别生气!”
“好了!废话不多说,都过来抽签,你们这里有二十户牧民,按照规定,抽出两户人迁移到澳洲去。抽到签的,自己收拾好一切,后天就到恩赐镇这里来报道,再统一前往关内天津,乘船前往澳洲。没有抽到签的,该干嘛就干嘛去。”张满仓说着,命人抬出一个木箱子,将一大堆纸球依次放入。
“朝鲁,你去抽签吧。”李守田拍了拍继子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