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阿姐,我中举了! > 第236章 熊哥儿当书童

第236章 熊哥儿当书童

    方府。
    陈及冠向方景河拱手,“方兄谬赞,还未谢过方兄代我与书斋立契书,小弟还多了一成收益。”
    方景河摆手,“应有之事罢了,对了,难得来我家中一趟,是否要去一观家中藏书?”
    陈及冠点头,“正有此意,方兄莫要嫌我唐突才是。”
    方景河起身,“莫要与我如此见外,要我说你不该选择张家书斋,他们能有几家店铺。”
    “虽然我方家没有书斋,可还算有些人脉,这事你要是交给为兄,定能让你的话本卖的更好。”
    陈及冠笑笑,“做人岂能忘恩负义,张家书斋与我有缘,更何况,钱财够用就好,不必强求太多。”
    方景河有些哑口无言,叹了一口气,“倒是为兄的不是了,随我来家中书库。”
    方府的面积很大,足足三进三出,间隔的鱼池花草让院子多了不少诗情画意。
    穿过走廊和一个月洞门,来到一个木制小楼。
    小楼并不是直接修建在地面上,而是由几根巨大的木头将小楼撑在空中,看着像是简约版的阁。
    益州地处西南,水汽本就极重,这样的建筑可以防止书籍受潮。
    方景河带他走上木制楼梯,进入到了书库之中。
    里面的面积着实不算大,一共也就两排书架,看着远远比不上教谕书房里面的藏书。
    不过也正常,方府毕竟不是诗书世家,也不是真正的名门望族,只是在宁县这一亩三分地威望很重,不可能指望他们的藏书有多少。
    陈及冠也不失望,饶有兴趣的迈着四方步走进去,浏览着书架上的书。
    书架上的大部分书陈及冠都看过,教谕的书房中都有,所以他没动,只是偶尔看到一本泛黄书籍时会停留一下脚步。
    当遇到自己没有看过的书,就拿起来小心翻看。
    不过不是每一本书都适合阅读,在书库待了小半个小时,他依旧没找到心仪的书。
    陈及冠倒是没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想法,此次前来本就是感谢方景河帮自己处理书斋一事的,顺便看看有没有值得一看的藏书。
    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突然,他脚步一顿,目光放在了几捆竹简上。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竹简,不免有些好奇。
    自从造纸术成熟以后,纸张就慢慢取代了竹简的地位,现存的竹简,大多都是以前流传下来的。
    陈及冠小心翼翼拿起一捆竹简,拿在手里不轻不重,摊开以后,每一支竹片上都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不过这些字陈及冠只认识一些,也不知这竹简是多少年前的,用的还是隶书。
    上面的内容陈及冠大致能猜到是《左传》,陈及冠自然是学过的。
    一捆竹简上面的字并不多,约莫一两百个。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要用文言文的原因,纸张没有出现之前,刻字实在太难,所以只能将文字精简。
    就这一捆竹简,也记录不了什么内容。
    古代所说的学富五车,就是学了装满五个车的竹简,听起来很多,但实际并不多。
    陈及冠看了看,就把竹简给放回书架。
    这可是珍贵东西,可不敢给弄坏。
    没有得到心仪的藏书,陈及冠便和方景河出了书库,在一个亭子里一边喝茶,一边欣赏春雨。
    中午在方景河的盛情邀请下,他留在了方府吃饭。
    还好方县令在县衙处理公事,没有回家,不然真让陈及冠同一尊县令老爷吃饭,真真有些不自在。
    下午时分,陈及冠打着油纸伞朝家里走去。
    雨势已经变得很小,细细的雨丝连在一起,用肉眼几乎看不见。
    雾气依旧浓重,形成了不知多广阔的雾海,青石板街道一直湿漉漉的。
    回家途中,陈及冠顺便去张家书斋了一趟,掌柜告知他新话本还在印刷,估计还要几日才会放在书斋出售。
    于是陈及冠买了些档次比较高的纸张和墨条回家,准备好好练字。
    “冠哥儿,俺来了。”
    一道熟悉的呼喊声响起,虎头虎脑的陈黑熊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大喊。
    陈黑熊昨日并没有和他们一起来县城,而是今天跟着村里的人县城。
    村里的人今天用牛车把食材送到食肆,顺便也把在食肆帮工的人带来。
    陈及冠走出去一看,陈黑熊显然被他父母打扮过,身上的粗布大褂几乎瞧不见补丁,脸蛋也洗的干干净净,只是黝黑的肤色怎么都白不了。
    “熊哥儿,其他人怎么没来?”
    陈黑熊憨笑,“叔叔婶婶都在食肆,俺先来找你了,冠哥儿,现在俺干啥?”
    陈及冠摇头,“没啥事儿,你饿不饿,要不要吃点儿糕点。”
    “不饿。”刚说完,他的肚子就发出咕咕咕的叫声,让他恨不得地面裂开一条缝好让他钻进去。
    陈及冠笑笑,给他拿了一份绿豆糕,一边看他吃,一边对他说道:“熊哥儿,之前教你站的桩架你还记得吗?”
    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