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天下藏局 > 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走险招

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走险招

    这竟然是一把金灿灿的锏!
    锏是一种武器。
    过年时候贴门神,左秦琼、右尉迟恭,秦琼手中拿的武器就是锏。
    金锏上面除了密密麻麻的符咒,还刻着几个字:孝陵卫斩龙金锏!
    孝陵卫的名头可就比较大了。
    洪武年间建成了孝陵,后来朱元璋病死,与马皇后合葬在孝陵,孝陵地宫开始正式启用。
    在老朱死后,为了保卫孝陵,防范盗墓贼,专门设立了一支守卫军—孝陵卫。
    传说,朱元璋在世之时,对孝陵卫这支部队极为重视,亲命匠人取上等的黄金锻造成金锏,金锏上面刻了不少符咒,请得道高人对其加持开光,生前将金锏交给了孝陵卫的总指挥使,此锏号称孝陵卫斩龙金锏。
    孝陵卫是华夏历史上最神秘部队之一。
    它虽属于一支明朝的部队,但却游离于明十二卫亲军之外,不受任何部门节制,只执行皇帝的手书密诏。
    对外号称有万人之众,可实际却只有几百兵士,他们一个个身穿黑衣、脸戴黑面具、腰跨黑刀、骑着黑马,无人能见到他们的真面目。
    队伍的建制异常诡异,孝陵卫设总指挥使一人,下共分设五部,堪舆(风水之术)、奇门(机关奇巧之术)、鬼行(请神驭鬼之术)、风刀(武艺战斗之术)、摄人(控制人的神魂智力)。
    执行的任务非常奇葩,防范觊觎孝陵的盗墓贼、驱除袭扰孝陵的阴魂野鬼,以及替大明王朝踏勘并斩断天下新兴起的龙脉。
    而用来斩新兴龙脉的,就是眼前这把斩龙金锏。
    孝陵卫名气如此之大。
    但其在历史上留下的佐证资料实在太过寥寥,几乎无迹可循。
    老一辈金陵人还口口相传一个传说。
    明亡之后。
    有人曾亲眼见到神秘的孝陵卫部队,在手执斩龙金锏的总指挥使带领之下,几百人的部队冒着滂沱大雨,骑黑马进入了孝陵,一夜之间,这支神鬼之军彻底消失不见。
    历经六百年岁月的沧桑,明孝陵成为了华夏目前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伟的帝王陵寝。
    能保存如此完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从未有任何盗墓贼光顾,二是明亡之后,清朝、太平天国、民国军阀,竟然无一打明孝陵的主意。
    甚至。
    清康熙帝五次亲自祭拜明孝陵。
    太平天国洪秀全占领金陵后,明孝陵部分地面建筑曾遭战火损坏,洪秀全忙不迭命人对明孝陵进行了重新修复,并亲自带人祭奠朱元璋。
    民国五大军阀盗墓贼,从秦汉到清东陵挖得不亦乐乎,对明孝陵却无半点心思。
    这在华夏帝王陵寝保护史上绝对是无比神奇的存在。
    专家总结出了各种原因:明孝陵墓体坚固、新执政者要安抚民心、墓室里面机关重重等等。
    老百姓说得话最为实在:明孝陵里面有斩龙金锏!
    据说,孝陵卫总指挥使在知道大明大势已去之后,将斩龙金锏特意放在了明孝陵的风水眼之中,谁要敢动明孝陵,此锏必斩龙头。
    鉴于这个原因。
    无论是满清皇帝、太平天国洪秀全,虽然他们自称为龙,但在斩龙金锏面前,全认怂。既然帝王都不敢造次,那些军阀就更没胆子了。
    事情的真假不知。
    但孝陵卫斩龙金锏的名气实在太大了,被誉为传说中的明代六大奇宝之一,与明宣德三年炉齐名。
    如果这玩意儿为真。
    可真是天漏!
    卫生间里面有一点暗。
    我不能一下判断出金锏的真伪。
    不过,刚才一接触,我已经确定外面的金子是真的。
    孝陵卫斩龙金锏怎么突然到了几位阴人手中。
    完全搞不清楚。
    现在我所能确定的是。
    这玩意儿我要定了!
    我立马将东西放回去,再把上面的铁皮缝隙重新合好。
    出了卫生间门。
    几位阴人死死地盯着我。
    我若无其事地在水池上洗手。
    洗完了手。
    我主动说道:“几位,我刚才审问了我小舅子,他确实没拿你们的东西,你们犯不着在车厢一头一尾这么死盯着吧?”
    肉包头冷哼一声,低声说道:“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是谁!你最好让你小舅子把东西老实交出来,我们可以考虑是否饶你们性命,拖延的时间越久,你们会死得越惨!”
    我瞅了瞅他:“知道你们牛逼,全都是吃死人犯的,脖子上的阴阳鱼挺晃眼。你们之所以现在忍着不动手,一来是因为丢的东西确实不知道哪儿去了,弄死了我小舅子,怕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二来是在列车上弄死人,确实不是特别方便。”
    “不过,我行走江湖多年,还从没这样被人盯过,心里非常不高兴。”
    肉包头闻言,神情一怔,显然没想到我直接挑了他们的身份,还如此嚣张,皱眉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我不置可否,笑了一笑:“大家都是跑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