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87章 蔡瑁驻樊城,文聘救刘琮

第87章 蔡瑁驻樊城,文聘救刘琮

    另一边,蔡瑁于太和山路北设伏,以保证能刘备大军无一人能逃脱此地。
    然而刚驻扎妥当,便闻后方探马来报,船港被刘备大军所夺,刘备借其船队正运兵过岸。
    蔡瑁第一反应是不信:“刘备怎敢走正路而逃也??”
    得到确信回复后又感到诧异:“刘备若冒险夺港,不正好是曹公举兵相攻之时,莫非……曹公未动兵?”
    张允也疑惑道:“是啊,这实不应该,曹公欲攻刘备,怎能给其正路登船逃脱之机?”
    两人都感觉不解,可光不解没用,接下来他们要面临的问题就严重了。
    其一:襄阳水军战船多入刘备之手,这是多大一笔财富?
    其二:他们和这支襄阳部队回不去了!
    其三:刘备若乘船远渡江陵,此非为其等提供便利?
    曹公会否以此怨恨于我?
    不对啊,刘备部队足有六七万,战船虽多,却无法一次运走。
    船中粮草也不够六七万大军使用。
    莫非,他要往返几次,把部队运向对岸?
    也不应该啊!
    但听天由命不是办法,刘备既已自正门退去,于此驻守已无用处。
    赶紧去船港看看,还有多少新野军未离北岸!
    遂即传令大军掉转方向,径往江岸进发。
    甫至江岸,但见北岸广袤无垠,偶有民舟往来,并无一艘大船停靠。
    再遥看对岸,却是樯橹如林,一艘艘大船鳞次栉比地停靠岸边,军卒正在校尉的指挥下陆续下船。
    蔡瑁与张允见状,缓缓转头相觑,顿时心若死灰。
    “他们……他们还真跑对岸去了。”
    “对岸有文聘将军,怎能让他们如此从容下船集结?”
    张允劝道:“将军不必担忧,我襄阳有高墙坚城,沿江又无大片林木,文将军若坚守,刘备必不能破也!文将军若临岸设防,反倒容易让刘备攻破城门。”
    “话虽如此,我怎心有不安?”
    “刘备所为,确实出人意料,然其据襄阳城下,必然不能久留,恐往江陵而去,襄阳有足兵,再以大船接我等过江,可追杀刘备于半途。”
    “那刘备若烧船又当如何?”
    “这……”张允语塞。
    若刘备真狠心焚船,曹公麾下数十万雄师,以及蔡瑁张允所率之数万步卒,恐一时之间皆难以渡江。
    一时间,蔡瑁也不知怎么办了。
    只能喃喃叹道:“曹公怎不趁刘备渡江而劫杀之啊!”
    这时,张允又想出一计:“曹公既未劫杀刘备使其渡江,那也怪不得我们。正好趁刘备渡江,曹公又未攻来,此时樊城必然空虚,我们若夺樊城以献曹公,可否又立奇功?”
    “只能如此!”
    二人领兵至樊城下,却见樊城门户大开,入目之处,不见半分人影,城内一片死寂,唯有呼呼风声穿梭其间,仿若一座被遗弃的荒城。
    饶是这样,曹军亦未将此城占领。
    蔡瑁呼吸急促,他越想越不对劲。
    他感觉就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绳索,在牵引着他的鼻子走。
    直到把他牵到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
    蔡瑁努力的让自己沉下心来,闭目思索,却越想越恐惧。
    忽然神色一凛,长叹一声:“曹公恐不信我等也!”
    “将军,两位蔡将军不是已去曹公处请降了么?难道曹公不信?”
    “若信,曹公绝不会放刘备安然夺船渡江。
    若信,曹公亦绝不会弃空城而不敢攻入!
    若信,我等也不会落入如此绝境之地啊!”
    “将军,曹公非不明之主,怎不信我等诚心?”
    “亦恐被人所利用!”
    说话间,蔡瑁缓缓转过头:“刘备乘我舟而去,却留一座空城给我。你说,曹公当如何看我?”
    张允顺着蔡瑁的思路去想,越思越恐,亦惶然失措。
    “在曹公看来,我等成了助刘备大军过江的断后之兵。”
    曹公疑心过重,空城尚未来夺。
    这情况下,即便是主动献城,他又会怎么想?
    蔡瑁喟叹一声,继续道:“刘备过江,曹公必恨,吾之二位弟弟,恐凶多吉少也!”
    “还能和曹公解释么?”
    “若你是曹公,此时我言,你会信否?”
    张允一怔,无奈的摇摇头。
    “你还没看出来么?”
    蔡瑁嘴角猛抽,瞪眼咬牙,看着空空如也的樊城,神情满是挣扎:
    “如今曹公不仅不信我等,一定视我等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张允闻言,汗水涔涔而下。
    “所以现在,咱们要想活命,只有一条路可走……”
    ……
    蔡瑁占领了樊城。
    查找府库,蔡瑁发现刘备并没把事情做绝,竟还给他留下了大量粮草。
    也不知是时间仓促,无法运走或是忘了焚烧。
    又或是故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