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201章 一心向曹之将

第201章 一心向曹之将

    “啪,啪,啪……”
    军杖重重地拍在魏延那壮硕的臀股之上,殷红的鲜血暗暗沁出,洇染开来。
    魏延紧咬着牙关,硬是一声不吭,那双眼眸之中,燃烧着倔强与不甘。
    关羽听着声音,凤目中流露出一丝异样的情感。
    其实,原本关羽是很看好魏延的。
    魏延生性勇猛,胆气过人,武艺高强,又有高效的执行力,若善加调教,会成为一员威震敌胆的虎将!
    故而,即便魏延犯错,关羽也愿意给他一些改过的机会。
    但这次,魏延已然触碰了关羽的逆鳞。
    关羽没杀他,完全是徐庶尽力相保。
    笞杖百数,魏延臀间血肉狼藉,几不能立。
    若其非久历行伍,体魄雄健,恐早已命丧黄泉。
    杖毕,魏延又被拖回堂中。
    此时的魏延满头虚汗,嘴唇发白,浑身不自觉的颤抖。
    “魏延,今日本欲斩你以正军法,然念汝往昔亦有微功,又有徐元直竭力相保,且留你残躯,暂留营中。日后将你交于主公处置,望你到主公面前,能真心悔过,洗心革面,若再犯浑,定难饶你!”
    于中军大帐之内,处庄重典仪之境,关羽亦尊刘备于主公之称,以显主臣之序。
    此时此刻,魏延能说什么,他连回答的力气都没有了。
    被军卒扶回大帐。
    关羽即刻下令,命大将苏飞接替魏延主将之职。
    事情似乎告一段落。
    但并没有。
    魏延此伤,为关于营中某些人所关注。
    其中一人乃傅巽,另一人便是韩玄!
    此二人俱为刘表麾下旧将,位望尊崇,昔日辅佐刘表主政荆州,亦有一定的功勋。
    然及刘表病重,曹操将举兵南下之际,此二人与蔡瑁、蒯越诸士类同,皆为矢志投曹之辈。
    只是娄圭之死的消息传来,使此二人对投曹之事产生了质疑。
    由于担心投曹之后重蹈娄圭覆辙,最终选择了留在了荆州,成为了皇叔麾下之将。
    后刘备驻将领,二人便与众多荆州之将随关羽驻守襄阳。
    然而,每个人的立场和追求都有不同。
    多数荆州之将,铁心跟随皇叔。
    但仍有一些,抱着摇摆之心。
    在二人看来,汉室衰微,曹操占据九州之地,实掌天下权柄。
    且其麾下人才济济,天下归曹之势渐显。
    他们不是不敬佩刘备之理想,但人不能光靠理想活着。
    得面对现实。
    皇叔纵高举匡扶汉室大旗,有三败曹操之举,亦无法改变曹刘两方实力差距过大的现实。
    能投奔曹操,从长远来看,才是明智之举。
    前番,娄圭之死,堵住了他们的投北之路。
    然而现在,曹操另行善待投北之臣,又令他们看到了希望。
    荆州的蔡瑁,张允皆被曹公重用,江东的孙贲,孙辅更被曹公视为肱股之臣。
    曹操以其躬行之举,昭告荆襄才俊:娄圭之亡,纯属意外之变,绝非孤意。孤求贤若渴之心,始终如一!
    那么,这会不会是假的?
    曹操故意以此为托,目的在于分化荆州势力?
    直到韩嵩的一封信寄到了傅巽的手中。
    韩嵩,前文有所提及。
    就是那个劝刘表送曹操质子的前荆州别驾。
    后因此事被刘表打入大牢,若非蒯越之兄蒯良相救,便早已死在刘表之手。
    刘备入主襄阳之时,他亦趁乱,与王粲等士过江投曹。
    韩嵩曾在荆州安抚流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督办学校,在荆州的声望颇厚,对其甚为礼遇。
    曹操亦问韩嵩,荆州尚有可为己用、能拉拢之士?
    韩嵩与傅巽交好,遂向曹操举荐傅巽,且修密信予傅巽,劝其弃刘投北。
    傅巽得信,沉吟踟蹰良久,终因信重与韩嵩之谊,决意应之。
    故置暗信传于韩嵩,约定投北之机。
    韩嵩复函曰:此事已详尽禀明曹公,曹公平素倾慕傅公,渴盼其归,时日已久。今大战迫在眉睫,若傅公能利用职位之便,广结荆州心向曹公之士,共投北方,乃成大功。
    傅巽理解曹公之求。
    实际上,他本就有次打算。
    那么,拉拢谁呢?
    原本荆州之地多有同僚有投曹之心,但今多对刘备忠心耿耿。
    若说不好,反被人告密,则身败名裂,且有性命之忧。
    须得审慎待之。
    傅巽很会判断目标:
    他拉拢的第一个人是韩玄。
    原本刘表是有打算让韩玄做长沙太守的,但因故未能成事。
    韩玄为此很是不爽。
    而韩玄之兄韩浩乃在曹军为夏侯惇部将,忠勇果敢,能征善战。
    二战襄阳时火烧新野,其幸免于城外,奉程昱之命欲夺回城门时,途遇张飞,乃被张飞所杀。
    韩玄为此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