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383章 孙乾击山越,曹冲献毒计

第383章 孙乾击山越,曹冲献毒计

    孙乾此去,刘封既有担忧又有愧意,他知道孙乾对于父亲的重要性,更知道他对自己的重要性。
    何况人家身为一文官,却要替自己带兵出征,总觉得不是味。
    有心带兵出征,傅肜却劝他:“公子身为苍梧守将,重任在肩,岂容轻动?孙先生领兵前往,一则顾全东吴颜面,二则消弭山越事端,三则可保苍梧城池无虞,此乃三全之策也。”
    “万一孙先生有失,又当如何?”
    傅肜安慰道:“孙先生随主公久矣,深谙外交之礼,熟稔进退之道,自不会如此。”
    刘封点头,当即下令。
    着自己亲卫同去,以护孙乾。
    那么问题来了。
    傅肜身为武将,为何不自告奋勇领兵前去?
    其实,非是傅肜身无勇略,乃是其思虑深远。
    使孙乾与周瑜会盟,不是真让孙乾带兵打仗去。
    一则以军卒相借,围剿山越,乃成盟好之名。
    二则南海之地名义乃双方缓冲地带,不邀对方共击,乃名不正言不顺。
    若着重要武将前去,亦使江东窥视我守将能力与作战方式,反倒不妥。
    劳孙乾前去,则没这个担忧。
    事实上,孙乾也知道自己使命。
    与周瑜会盟时,他表现得内敛谦柔,恭谨退让。
    比如,周瑜消遣他:“此会盟乃杀伐之事,孙将军乃文士,刘封怎派你前来?”
    孙乾的回答是:“我既姓孙,虽于江东无渊源,但同姓即同宗之谊,更显友盟之好。”
    周瑜微微一笑,又揶揄他:“莫非苍梧无勇将乎?”
    孙乾拱手正色道:“是也!我军勇将谋臣皆往北疆与曹操对垒,苍梧此地,实无宿将智士可遣。只有我这迂腐书生,愿效毛遂之锥,可随军而征。”
    听起来好像在示弱,又透露了苍梧城防情况。
    但周瑜亦明白,人家根本没说实话。
    苍梧有刘封领吴巨麾下众将,又有傅肜等驻守,绝对是一座坚城。
    怎么会空虚?
    周瑜知道自与刘备结盟以来,自家将帅多被刘备麾下压一头。
    决定拿孙乾开开涮。
    比如,让孙乾造甲,孙乾坦率:“在下无能,造不出来。”
    让孙乾冲杀,孙乾竟应诺:“孙乾愿往!”
    竟以必死之姿,披甲持刃,欲亲往迎敌。
    周瑜颇感意外,问其因由。
    孙乾肃容一揖,言辞朗朗道:“造甲乃匠作之能,非某所长,固不敢欺瞒;然临阵冲杀,乃臣子死节之时,纵无廉颇之勇,亦当效豫让之诚,公既以刃戈相托,乾为固友盟,怎敢不以七尺之躯,践‘马革裹尸’之誓?”
    而孙乾的这番话着实令周瑜敬佩。
    他也不过就是吓唬孙乾一下,自知孙刘联盟,不可使孙乾死在自己帐中。
    那一战,他命丁奉作孙乾护军,以保孙乾无失。
    结果那一战,孙乾亦表现出色,亲自带兵击堵住了重要隘口,还亲斩一山越小卒。
    圆满的完成了周瑜交待的作战任务。
    周瑜不禁暗暗喟叹:“刘玄德麾下寻常幕僚,竟有此等风骨胆色。试思其帐下股肱之臣、爪牙猛将,又当雄杰至何般境地?”
    刘备之势,早在继承刘表荆州之时,便压不住矣。
    今观天下大势,附其盟好,或是江东唯一出路。
    他痛心,但无法。
    于是,周瑜私下告诫麾下众将:“今我江东基业,累世经营方得苟全于江表,实非易事。若贪觊荆交之土,恐致灭顶之患,不可不察也。”
    众将领命应诺。
    却未发现,唯帐下监军吕凯面露不屑与怒恨之色。
    ……
    寒冬已尽,春已将至。
    曹操九计用尽,对方竟皆有拆招。
    大军压境数月,竟未能入城池寸许。
    曹操看着坚不可摧的成都城,眉宇间焦躁之色愈发深。
    “娄子伯攻城之策,固称精妙绝伦,何以成都坚城竟不能拔?此城中乃何人主持守城?”
    张松叹道:“乃探听而得,刘循新得一军师,乃刘备女婿,诸葛之徒,武陵太守刘先之甥,姓周名不疑,字文直,于荆襄有神童之称。”
    “周不疑……”
    曹操喃喃念叨着这个名字。
    “如此青年才俊,若能在孤之帐下,那该有多好?”
    却又想,自己幼子曹冲亦是青年才俊,不知与之相比却能如何?
    帛中还有第十计。
    他不是不想用,只是此计太过于歹毒。
    乃是以瘟尸投入城中之计。
    他心中正犹豫要不要使用此计,便在此时,得曹冲寄信。
    信中乃言——
    父亲大人钧鉴:
    别来数月,念父戎马倥偬,心甚忧之。闻蜀地鏖战,成都未下,儿有二策,敢陈于前:
    一曰乃固根本。今凉州初定,地域辽阔,父亲若久顿蜀地,恐生内患。愿留偏师围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