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240章 荆襄神童刘阿斗

第240章 荆襄神童刘阿斗

    张飞沉吟久之,方悟兄长深意。
    “兄长待俺如肱股,俺却错疑其喜新厌旧,诚为不该!待俺自罚三樽!”
    言讫,捧坛倒酒,连罄三碗,大感爽快!
    庞统又疼又怒:“你自罚便罢,何不回去饮自家藏酒。再说了,你言三樽,却饮三碗,实不诚也!”
    张飞眼珠一转,慨然道:“至凤雏府上,得闻凤鸣高论,自心中愉悦。凤雏雅量,又非小气之辈,俺知其必不会计较?”
    “那倒是……”
    庞统捏颔首,语气未免言不由衷。
    庞基一旁答道:“先生还是会计较的,晚时亦会抱坛嗟叹。”
    庞统怒言:“何汝多言,且去面壁!”
    庞基答道:“学生未犯错,先生何故罚我?”
    庞统气道:“大人说话,小童多嘴,岂非犯错?再敢多言,晚饭不许吃!”
    庞基只好委屈巴拉面壁去了。
    张飞亦为魏延驻守樊城之事而释怀。
    ……
    另一边,襄樊水战结束后,魏延驻守樊城,丁奉返归江东,刘备与诸葛亮亦返江陵。
    此去时乃是秋冬,归来却是暖春。
    二人一路,赏花观景,亦心生愉悦。
    然而,言及接下来之事,刘备亦心生忧虑:“不瞒军师,我有一事相忧。”
    “主公直言无妨!”
    “孙权至陷许都后,东吴方面乏有音信,亦不知能否解救归来。亦不知曹操有何打算。”
    “坦率而言,此节亦出乎我之所料。不过主公倒可以想象一下,你若是曹操,当会如何做?”
    刘备把自己代入曹操,沉吟许久:“若是我为曹操,倒不会杀孙权。恐会拉拢其以为我荆州之敌!”
    诸葛亮点点头:“诛杀孙权,诚为短视之举,主公与曹操俱为人杰,必择同途之策。”
    “那当如何啊?”
    对此,诸葛亮安慰道:“主公无须忧虑,江东亦有人杰,必不致事如此也!”
    刘备想到阿斗所言,孙权背盟,毁二弟于麦城,不觉心忧:“倘若孙权执意如此,又当如何?”
    诸葛亮笑了笑:“若孙权执意如此,江东必一分为二!”
    “哦,果真会如此……”
    诸葛亮摇着羽扇呵呵一笑:“主公到时自见分晓!”
    刘备心中想的是:按照阿斗所言,当初孙权背刺之时,周瑜早亡多年,鲁肃亦已故去,无此二人相劝,方行此不义之举。
    如今此二人俱在,断不会让孙权有此愚行。
    可致江东一分为二,却未免难以理解。
    难道此二人会因为孙权背盟而反叛江东吗?
    就算太史慈也不能啊!
    刘备素闻周瑜之名,亦识鲁肃、太史慈,观其行止、察其品性,料定彼等绝非背主求荣之徒。
    如何会使江东一分为二?
    然而,刘备见诸葛亮如此笃定,心中亦笃定。
    军师见识,远胜于我。
    军师所言,必不会有错!
    前世不知军师之才,未尝重用于军师,今生莫不如像阿斗一般,全然相信军师所言。
    一行归至江陵。
    刘备诸葛亮各自归府,却又各闻家中喜事。
    刘备未近家门,便有糜夫人,甘夫人领着阿斗站在门口等着刘备。
    此时阿斗实龄已一岁有半。
    往常此类孩童,正牙牙学语,所言多为懵懂无稽之辞。
    然而阿斗不然,竟学语奇快。
    不到两岁,竟似四五岁孩童一般,能人交流无碍。
    甘糜二位夫人大为惊奇,请荆襄有名的先生察看,先生问了阿斗几句话,阿斗虽然有些吐字不清,但对答如流。
    教其几句诗经简句,竟一背就会,一点就通。
    引先生大为震撼!
    “荆襄神童才子多矣,未尝见过如此早智之童!如此圣童,当请当今鸿儒名士,吾才疏学浅,愧不敢教也!”
    其实阿斗也没办法。
    眼瞅着越来越大。
    刻意装成前世幼年傻乎乎的样子也太过违和。
    自己前世活了六十有五。
    纵然曾经心思单纯,仁善可欺,但亦经过宗庙倾颓,身世飘零的洗礼,心智早已变得成熟内敛,擅于藏拙!
    若非如此,也不能在司马昭的那场酒宴上全身而退。
    不过既然很多事情都已经历,莫不如借前世所学,变得睿智一点,免得再蹈覆辙。
    于是,阿斗的神童之名,响彻荆襄大地。
    妻妾闻刘备归来,自与刘备报喜。
    “玄德,此行归来,可要为阿斗选个好的老师!”
    刘备欣慰的抱起阿斗:“阿斗,你想让何人当你老师?”
    阿斗自然是希望诸葛亮来教导他。
    其实前世很多时候,他并不是很喜欢诸葛亮教他东西,甚至不太喜欢诸葛亮身在朝堂,只因为诸葛亮太过于古板严厉。
    总督其学业,促其坐殿领政,导致他不能和小太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