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464章 鲁肃使荆州,刘备问其责

第464章 鲁肃使荆州,刘备问其责

    所以,诸葛亮不怕荀彧护送刘协来荆蜀之地。
    相反,他还十分欢迎。
    因为这对皇叔是件好事,对皇帝是件好事,对大汉是件好事,对他荀彧,亦是件好事。
    但,荀彧会这么做吗?
    或许,他想都不会想。
    因为,深谙人心诡谲、惯见权术伪装,又久与枭雄为伍的荀文若,又怎会轻易相信刘皇叔之为人?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
    他觉得,荀彧选择另一条路的可能更大。
    可那条路荆棘遍布,风险丛生。
    他和当今皇帝,又将会面对何种结局?
    念及此,诸葛亮眉宇间升起一丝忧虑。
    ……
    荆州,江陵。
    刘备终得与鲁肃再度相见。
    鲁肃此行前来,本为打听曹操是否真的薨逝于西平之地。
    但当他到达荆州的时候,一切也不用向刘备打听了。
    因为这时许都已经传出确切消息。
    曹操确实已经死于西平之地,二公子曹丕已成曹氏新主。
    曹操之死,对于曹氏集团来说,是无比沉重的打击。
    若非真死,绝不会贸然放出这等消息,而使国家徒陷崩乱之危。
    得到了这个消息,鲁肃欣喜之余,倒有点不好意思见刘备了。
    但既已来此,又哪有不见之理?
    所幸,刘备未若前番那般,将其斥于千里之外,反倒殷勤款待。
    只因刘备念诸葛亮所言:
    有朝一日,鲁子敬或为皇叔麾下之臣。
    这使得刘备对鲁肃格外亲近了些。
    鲁肃再谒刘备,面有惭色,躬身拜道:“皇叔神威,竟逼曹操殒于西平沙碛,实出鲁肃意料之外,恭贺皇叔!”
    但刘备虽敬鲁肃,亦恨孙权此番莫名撤兵,导致关羽未能得下宛城,言辞间自然有些严肃。
    “昔我与曹操鏖战益州之时,吾军师正取凉州,牵制夏侯渊十余万之众;赵云、庞德攻长安,牵制长安数十万兵马;云长、元直伐宛城,牵制宛洛之兵十余万。敢问子敬先生,吴侯何以不攻合淝?”
    “这……”
    鲁肃虽深谙外交之术,然面对此问,竟一时语塞。
    只因主公此败太过奇葩。
    让人无从解释。
    其非无备,唯觉无论何种巧辩,皆愈显江东卑怯懦弱,拖了友盟后腿。
    思忖再三,终觉坦陈为上。
    “乃我主被蒋济所欺,言曹操暗渡至合淝,布雄兵诱我深入。”
    刘备满心不解:“曹操正于益州与我大战,其精锐也多布于雍凉川蜀之地,怎会暗渡合淝啊?”
    “哎呀……”
    鲁肃实在难以启齿,但还是解释道:“吾主前番欲擒曹操,奈为张辽所反制,今自当慎之。”
    刘备亦反问道:“张辽乃在宛城对弈云长,虽有孙辅,蒋济亦非名将,合淝城池兵马不过数千,吴主麾下名将无数,举十万大军北伐,又有何可慎也?”
    鲁肃实不愿再膺此出使之任。
    刘备的每一反问,皆如利刃刺其肺腑,让他无从反驳。
    的确,曹操入蜀,张辽不在,此是千载难逢合淝空虚之时,只要进攻,孙辅蒋济断无抵抗之理。
    合淝必被江东纳入版图。
    可偏偏,孙权就这么撤军了。
    你能咋回人家?
    刘备又担忧道:“莫不是吴主无意北伐,有心与曹氏联盟,与我为敌?”
    “断非如此也!”
    鲁肃无奈解释道:“我江东矢志与皇叔结盟,共扶汉室,力抗曹贼,断无联曹之理。”
    刘备很聪明的叹了一口气:“我深信子敬之心意,却难揣测吴侯之志向也。”
    鲁肃哽咽一声:“请皇叔相信,吾主亦是如此。”
    “子敬啊!”
    刘备邀鲁肃坐下:“不瞒先生,我已嘱魏延,正备退出江夏,本欲以此为礼,助吴侯攻取合淝、寿春。如今看来,这江夏之地,怕是也不能赠于江东为礼了。”
    “这……”
    鲁肃满面通红。
    当下境况,就是刘皇叔真心想给,他又哪有脸要?
    “既奉初约,未得合淝寿春,安敢受江夏?”
    “子敬先生,备有一事不解。”
    “皇叔但问无妨。”
    “江东若欲取合淝,吴侯可遣周公瑾统兵前往。公瑾智计深沉,勇略兼备,且曾得合淝之地,何以弃而不用耶?”
    又是一句扎心的问话。
    鲁肃心里明白,吴侯有彰显自勇之心,又不想也与公瑾太大功劳。
    所以才决定自己亲征。
    但这多显得咱们主臣不合,多加猜忌,为外人所笑?
    鲁肃的理由是:“南疆山越横行,忧患甚重,公瑾身为江东肱股,须亲往南疆以镇抚山越,以安江东之局。”
    夸大山越的威胁,自可解释周瑜的作用。
    刘备却并非轻易被糊弄之辈:“公瑾若总领大军,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