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214章 引流的示范

第214章 引流的示范

楼茶馆接单是可以收费的,我要是也那么干,不是跟过去的那些人一个水平了?”
    乔诺一头雾水,“总不能免费吧?”
    “回头带你去中博书局转转,你就明白了。”周浩然在设计着这第三封信的引流结尾,“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得一边写信从理论层面给予指点。一边还得亲自下场,真正的帮一批企业渡过难关,做成示范性的案例。”
    乔诺脆生生的说:“写信是论点,案例是论据。”
    周浩然笑道:“对,就写未来几个月里,‘大先生’会随机挑选一些订阅书信的企业客户,出手帮他们解决困境,不收取任何额外的服务费!”
    “要不你来写吧。”
    “啊?”
    “你手写几百字,签上字,然后去复印。”乔诺顿了一下,也学会了他的讲话方式,“可以提升付费转化率。”
    周浩然从善如流,“行,你先搞出来个范文,我誊抄一遍。”
    “哦。”乔诺很擅长写文章,坐在电脑前就敲起了键盘,“师父,你说的示范案例,是哪个方面啊?要帮他们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周浩然道:“先从最棘手的困境下手,这样容易出成绩。”
    “什么啊?”
    “清库存。”
    ……
    发出了第三封信。
    乔诺的文秘工作可以暂告一段落,接着跑销售去拜访客户。
    这天上午,去了一家床垫厂。
    效果糟糕。
    好不容易进了大门,正主都没见到。
    让乔诺很生气、很狼狈。
    中午,周浩然接到了李长兴的电话,说是有好消息。
    印刷厂这边,有可能要接到一笔价值120万元的茅盾文学奖系列丛书的订单!
    不出意外的话,下周一就可以复工复产!
    一单下来,利润五六十万,印刷厂三个月不开工也能周转开。
    周浩然听后,五味杂陈。
    也不知道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下午,跟随《民生调查》的严宏记者一起,去了经贸开发区,做他关于民营经济系列节目的第二期。
    这是周浩然选的地方。
    台领导本来挑了三个地方,让严宏来选。
    严宏记者配合周浩然,让他来挑。
    一行人六七个,包了一个面包车。
    严宏一路看过来,有些质问:“老弟,这边感觉不靠谱呢?”
    “挺好吧?”
    周浩然没看出来。
    严宏道:“这一路过来,都没什么厂房。”
    “厂房什么的,那有点低端了吧?”周浩然不禁失笑,这个年代大家对商业的理解还都太浅薄了,“过几年,所有的厂房都得迁到郊区去。”
    严宏不理解,“那留下什么?”
    周浩然道:“商业的核心是贸易。”
    这边的开发区位于海港的核心圈周围,商业地位就比较高。
    有许许多多的贸易公司。
    所谓的贸易公司,就是曾经被严厉打击的投机倒把,从事的都是低买高卖的生意。不事生产,只做渠道、物流、分发、经销等业务。
    这才是商业的核心环节。
    国企厂房纷纷破产,除了种种的管理弊病、对生产关系的条理梳理混乱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贸易能力的缺失。
    过去都是配给制,计划模式。
    生产出来的东西,国家统购统销来分配。
    国营厂只负责生产就行了。
    后续的流程不需要操心。
    现在市场化改革,国家不负责了,国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要自己负责销售……这就太难了,根本卖不出去!
    销售远比生产更难!
    包括很多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也一样,都是死在了销售这个环节里,库存积压严重,却始终都打不开销售渠道。
    周浩然现在就要借着《民生调查》民营经济专题的第二期报道的资源优势,把贸易渠道给收拢起来。
    一回生,二回熟。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的行动就容易多了,连乔诺都不紧张了。
    今天是第一次过来,不拍摄。
    先了解情况、搜集资料。
    拿到了资料,回去做全面的分析、研究之后,再过来展开全面的拍摄、录制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里民营经济的新发展》是一个很严肃的专题。
    带有着很强的政治色彩。
    每半个月出一期。
    每期的制作经费高达1万元。
    而《民生调查》正常的节目,每期的经费也就2000元-3000元。
    要么说严宏很高兴呢。
    他是项目负责人,他掌握着节目经费的“分配权”。
    这钱要怎么花,他说了算。
    估计大半都会被他花在舞厅里。
    下午走了一趟,非常顺利。
    周浩然通过开发区管委会的关系,拿到了这边总计2192家民营企业的相关信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