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二百零六章 挠头的朱棣

第二百零六章 挠头的朱棣

    朱雄英摇了摇头:“皇爷爷没说,我觉得是北上危险,西去关中反而不易被发现。”
    常家兄弟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一种猜测。
    然后老三常森点头说道:“也罢,自从大哥出事以后,我们常家也无心朝政了,原打算就一直住在山谷隐居的,现在既然是皇帝的意思,那就去关中吧。”
    “一来保护两个外甥,二来去见识见识逍遥侯的大手笔!”
    老二常升叹息一声,点头答应了下来。
    其实早在常茂出事的时候,老三常森就建议西去投了关中,毕竟老朱家人办事太寒心了,逍遥侯更厚道些。
    但骨子里的忠诚,还有两个外甥也让他们不能轻易离开,所以老二常升一直不同意。
    现在没了后顾之忧,是皇帝的许诺,带着两个皇孙投靠关中,再稳妥不过了。
    交代朱雄英先去休息一晚上,明天一早举家搬迁。
    常氏兄弟挑灯商议,“老三,你脑子好使,陛下真的是不放心燕王吗?”
    常森嗤笑道:“无论对于秦王,还是对于燕王来说,雄英和允熥这两个孩子,地位都很尴尬。”
    “倘若陛下没出事,堂堂正正下诏,立燕王朱棣为皇太子。那雄英两人顺势封王,倒是合情合理,凭着燕王和太子的关系,将来也必定不会薄待。”
    “可现在不同了,朝廷没有正统的太子,无论谁上位都名不正言不顺,那这两位皇长孙可就尴尬了,很容易被人利用。”
    “我想,陛下之所以选定关中逍遥侯,也是考虑到这个。”
    “不管雄英和小宝将来会不会封王,终究是要离开京城,到封地做个富贵闲人终老一生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投了关中,在逍遥侯的庇护下,同样能安稳一生。”
    “相比于在叔叔的猜忌下生活,或许逍遥侯哪里更安全一些。”
    听完弟弟的分析,常升点头赞道:“还是你看得透彻。那我们就带着他们去关中,即便是将来关中有什么不妥,咱们做舅舅的也要护住两个孩子!”
    常森自嘲道:“以逍遥侯的手段,如果真的要动他们,天下谁拦得住?”
    “说白了咱们什么都不用做,这种事是凭良心的,赌的就是逍遥侯比朱家皇子有良心。”
    “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选定了关中,定然是看准了燕王也未必完全可靠。”
    常升皱眉道:“不会吧,燕王朱棣可是太子最器重的弟弟,二人不是寻常兄弟关系。”
    常森嗤笑问道:“将来若是做了皇帝呢?会不会变?”
    这个……
    “那逍遥侯呢?如果将来逍遥侯做了皇帝呢?他会不会变?”常升反问。
    老三笑了,“也许,陛下从未想过朱家和大明会失败。”
    “再或者,就算如此,那现在投靠、跟将来投降,有区别吗?倘若逍遥侯得了天下,容不下朱家人,那这两个孩子逃到哪里都没用,早晚要受灾。”
    “依我看,咱们跟着去关中,最重要的是看住两个孩子,不要让他们生出野心来,否则即便是逍遥侯能容得下他们,关中文武百官也不会容忍。”
    常升深以为然,竖起大拇指,“好,都听你的!”
    经过一天的排查搜索,杀了一大批太监宫女,终于发现了谨身殿的密道。
    秦王朱樉脸都黑了,心说老爹还留了这么一手?肯定是两个臭小子意外发现了密道,既然如此,他们一定还在城里躲着,毕竟发现丢人之后,第一时间就封城了。
    于是朱樉下令,掘地三尺也要找到两个皇孙。
    他依然没想过老爹清醒过,或许是老朱演技太好了。
    阖城大索是海里捞针的,更别提这种级别的密道,除非有人告密,否则绝对搜不出来。
    由于正是战时,前线吃紧,要不了多久燕王就能带兵攻到城下,秦王朱樉也来不及分心找人,只能压下火气,全力应对战事。
    而常家人伪装成商队,七拐八绕的顺利走去了关中。
    ……
    前线燕王一方气势如虹,连战连捷,傅友德甚至已经有了退守长江的计划。
    这时候燕王大军的后方出现了问题,一则消息给朱棣浇了盆冷水,元兵已经打到了黄河岸边,我们跟燕京城失去了联系。
    什么意思?燕京城丢了?这怎么可能?
    “和尚,你不是跟本王保证过,燕京城万无一失的吗?本王还特意留了五万兵马,怎么这么快就丢了城池?”朱棣抓住姚广孝的衣领,暴怒质问。
    姚广孝也懵了,不可能呀!五万兵马,城内粮草可吃一年,除非是中计出城,否则根本不存在被攻下的可能。
    区区十万草原骑兵?
    等等……
    “殿下,会不会是诡计?他们并未攻下燕京城,而是绕过了城池南下,故意封锁黄河,切断我们的联系,乱我军心呢?”
    朱棣皱眉道:“你是说,老二那魂淡真的勾结草原?”
    姚广孝沉吟道:“说不好!但封锁黄河,强占冀州,对草原百利无一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