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年纪最小的老六朱尚炌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壮着胆子喊道:“父皇,叔父,孩儿年幼,不堪大任,只愿做个闲散亲王,扛不起这份家业。”
朱樉不仅没有批评,反而笑着点了点头,“小六,难得你年纪轻轻就能放下争斗之心。也好,做个闲散王爷,大事有父兄看护,只要不违法乱纪,快乐一生就是福气。”
朱尚炌嘿嘿一笑,朝着老爹跪下磕头,“多谢父皇成全。”
这时老三朱尚煜也站了出来,“父皇,我也退出,孩儿只喜欢舞文弄墨,做不来国家大事。”
朱樉轻哼一声,不满的训斥道:“老三,你那是喜欢文墨吗?分明就是冲着那些女子去的,若你来做皇帝,说不得真的能填满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行吧,你不做皇帝是我大明的福分。不过享乐虽好,也要注意身体,喜欢就大大方方娶回家,多给朕生几个孙子开枝散叶才是正事。”
朱尚煜涨红着脸,破天荒的辩解了一句:“父皇,您不懂,娶回家看着就不一样了,只有在吟诗作对的时候才有趣。”
朱樉差点被气死,心说这货没救了,下一个吧。
只见老五朱尚灴小声问道:“父皇,叔父,做皇帝苍老的很快,是不是容易短命?”
咦?你小子这个问题倒是与众不同。
黄易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好小子,颇具慧眼。大多数人想到的皇帝应该长生不老,可实际上当皇帝是世上最折寿的职业。从始皇帝算起,至今有过的皇帝约莫三百多位,活过八十岁以上的只有三人:梁武帝萧衍、女皇武则天、宋高宗赵构。”
“七十岁以上的皇帝只有十一位,六十岁以上的三十位。”
“超过一半的皇帝没活过五十岁,甚至更短命,大多数都是三十岁左右,能活过四十就算长寿了。”
“三百多人平均一下,寿命也就是四十岁左右。”
啊?怎么会这样?
闻言老五朱尚灴惊讶不解。
黄易笑着解释道:“这不是危言耸听。看到你们父亲了吗?励精图治给累的。当明君会被累的折寿,而当昏君之人死的更早,为什么?因为昏君多数骄奢淫逸,肆意造作,不短命才怪呢。”
说着,看向了老三朱尚煜,对方尴尬的低下了头。
老五朱尚灴脸上苍白,心说还以为起码有个六十岁,没想到竟然还要打对折,自己今年刚三十岁,如果当了皇帝只能活到四十……
“父皇,叔父,我、我也退出。”
朱樉没好气的训斥道:“你小子恁地贪生怕死?若是想要长寿,戒掉酒色的同时,最好学点弓马,身体好了自然就长寿。”
“你们皇爷爷能活到七十一岁高龄,就是因为马上得天下,习武很重要。唉……可惜为父弓马不行,比不得他老人家了。”
“还有你们这位叔父,他的武艺号称天下第一,看到了吗?这哪里像六十岁的人?”
老五朱尚灴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叔父,您还收徒吗?侄儿像拜您为师,跟您习武强身。”
黄易笑着说道:“我早就不收徒了,不过指点你几招没问题,日久年深可以延年益寿。”
听到这话,其他几人也要学,朱樉的脸都黑了,现在是遴选储君呢,你们一个个想什么呢?
黄易解释道:“若想如我这般驻颜有术,一大半的心思都要花在习武修炼之上。基本上没有其他爱好,也做不了其他事,你们能做到吗?”
不会吧?
“叔父,听说您样样都是第一,在中原虽然只是逍遥侯,但却是真正的无冕之王,跟皇帝没区别吧?您也没耽误做其他呀?”老三质疑道。
黄易摆手说道:“不,二十年前我就卸任了,这二十年来只一心在书院教书,闲暇时间都在修炼,基本不过问朝政。至于我会那么多东西,多数是二十岁前游学习得,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此言还是有道理的。”
“年纪大了头脑跟不上,趁年轻多学点有用的。老了只能琢磨如何养老,长葆身体。”
哦……原来如此。
几人大失所望,唉……可惜自己荒废了时光,此时才知道这些道理,已然晚了。
伸手搀扶起跪着摆手的老五,黄易开口朝剩下的老二朱尚烈、老四朱尚烐问道:“你们两个呢?可有话说?”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想站出来,但老二却按住了老四,然后抢先朗声道:“父皇,叔父,孩儿喜武厌文,只想当个威武大将军,战场上痛快杀敌,恐怕做不来朝政的尔虞我诈。还是让四弟来吧,他性格沉稳心思缜密,适合做皇帝,孩儿给四弟做护卫大将军。”
黄易略微惊讶的转头看向了朱樉,“孩子们如此兄友弟恭,二哥是有福之人。”
一句不经意的二哥,叫得朱樉鼻头一酸,泪水溢满眼眶,“药师,你、你终于……”
黄易叹息道:“当年你我的恩怨,若不是太子和义母拦着,你以为你能活?即便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