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就和大学失之交臂!”
“我这个当哥的,能为他做的不多,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他求一个好老师!”
李克垚的腰,微微弯了下来。
“徐老师,我求您了。”
“也许您点个头,就能改变一个农村孩子一生的命运。”
“我弟弟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李克垚都未曾向谁低头。
但此刻,在徐老师面前,他放下了所有的骄傲和姿态,只为一个弟弟的前程。
那份真诚,滚烫得灼人。
也许是被李克垚的坚持打动,也许是被他那句“我求您了”所震撼,徐老师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辆崭新的自行车,李克垚硬是留了下来。
徐老师看着院子里的新车,再看看李克垚的背影,长长地叹了口气。
徐师娘眼圈都红了。
“老徐啊,有这么好的大哥,这弟弟肯定也差不了。咱们闲着也是闲着,就教教吧,农村孩子,不容易啊……”
“嗯,成!”
徐老师终于下定决心。
“以后你可别嫌我忙得不顾家就行!”
第二天,李克垚趁热打铁,把弟弟李克宁送了过来,手上还提着几斤肉、两瓶酒和一条好烟。
这下徐老师真有些生气了,撂下狠话,下次再带东西,绝不让进门。
但在见到踏实本分的李克宁,又亲自考校了他的基础后,徐老师眼里的欣赏再也藏不住。
他当即拍板,从明天开始,正式给李克宁补习英语。
临走前,徐老师提了个建议。
“这孩子基础太薄,光靠我补不行,最好能有东西让他自己练练听力和口语,效果会好很多。”
这话,李克垚记在了心底。
隔天,他让李克宁自己去徐老师家,而他本人,则直接坐上了去省城的长途汽车。
九十年代,带英语磁带的录音机还是个稀罕玩意儿,顺城根本买不到,只有省城才有。
为了弟弟的英语,李克垚专程跑这一趟。
这年头的电子产品,价格不菲。
一个巴掌大的录音机,从二百多到五百多不等。
音质好点的正版英语磁带,一个学期的就要六七十块。
这在当时,绝对是奢侈品。
李克垚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把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全套英语课本和配套磁带,全部买齐。
录音机,也挑了个当时最新、最贵的。
这一整套下来,足足花了一千多块!
在人均月工资只有一两百的年代,这笔钱,堪称天价。
李克垚心中感慨,什么时候,读书都不是一件容易事。敢拿出好几个月工资给孩子学英语的家庭,凤毛麟角。
买完东西,李克垚想着难得来一趟省城,又去商场转了转。
给小宝买了一堆绘制精美的小人书,给赵颖挑了最新款的百雀羚雪花膏。
正当他琢磨着再给父母带点什么时,他的脚步却猛然一顿。
李克垚的目光,死死锁定在商场一楼大厅的某个方向。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