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贵这边自然不干,资产土地设备这些都好说,本来就是陆家贵的目标,但人员方面,特别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干部,陆家贵是肯定不想要的。
酒厂为什么没落?
除了已经因为贪污腐败、弄虚作假而导致被免职甚至坐牢的领导层外,中层干部的中饱私囊、胡作非为,绝对也是酒厂没落的重要因素之一。
陆家贵在街面上混的时候,听到了太多关于酒厂的、言之凿凿的流言蜚语。
将国企干部职工身份视为铁饭碗的这些人,吃拿卡要、倒卖物资、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等,太多了。
不将这些毒瘤清除出去,即使他将酒厂收购过来,也难以扭亏为盈。
因此,陆家贵表示,债务他可以全盘接收,但不能让他一下全部还清,必须要县政府出面,让银行宽限,他自己的资金,需要用来维持生产。
另外,人事方面,干部职工全部买断工龄下岗,不再拥有铁饭碗身份,这笔买断费可以由陆家贵支付,但必须执行。
买断工龄之后,再进行定岗定额招聘,原岗位实际需要多少人员,原岗位的员工可以进行竞聘上岗,工资和奖金加起来会比原来高,可以轻松达到200元以上。
不想在陆家贵麾下干活的,就自己找其他出路了。
其他的,陆家贵要求获得酒厂100的控制权,县政府需要在土地、税收、历史遗留问题的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资产出让都好说,最重要的就是人事方面的困难,许多干部是有级别的,恐怕愿意买断工龄下岗的没几个,这需要县政府安排其他工作。
即使工人,恐怕也有不少人不愿意下岗拿补偿款,哪怕到其他小厂拿更少的工资,都要保留自己的国企工人身份。
但陆家贵毫不退让,他可不愿意侍候这些官老爷,必须下岗,再重新竞聘上岗,签订有年限的劳动合同,再没有铁饭碗之说了,不愿意的自己找县政府安排,反正他的厂子以后就完全是民营企业了。
双方的初步接触持续了整整一天,基本达成一致意见,然后以周明易为首的财务审核小组开始入驻酒厂,审查酒厂的现有资金、负债、欠款、应收款项等等财务信息。
另外,县政府组成了酒厂改制工作组,赵县令亲自任组长,汇聚了县里许多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开始处理酒厂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干部职工下岗买断的问题。
陆家贵从沪城聘请的评估公司,加上县政府、市政府派驻的审计人员,开始综合评估酒厂的地皮、设备、生产线等资产价值。
至于品牌,原来的酒名陆家贵都不会用,连厂名都会改,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品牌价值了。
被央视打假曝光的品牌,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数。
收购酒厂最简单的大致计算方式,就是总资产减总负债,剩下的钱就是陆家贵该支付给县政府的费用。
在计算资产的时候,陆家贵当众明言,让审计评估组实事求是,土地、厂房、设备该计算多少钱就计算多少钱,既不要夸大事实,也不要刻意忽略不计。
审计结果要向全社会公开,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将来不会被人质疑国有资产流失。
他陆家贵是回来报效家乡的,不是来占国有资产便宜的。
如此掷地有声的说辞,让陆家贵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真心想要酒厂恢复荣光的干部职工的支持。
少量丢了干部或职工铁饭碗身份、阴阳怪气的老鼠屎,陆家贵根本不怕。
他不仅通过民政局又招了十几名退伍军人长期保护公司重要人员和车辆,还让廖麻三带人在街头巷尾充当眼线,谁敢说酒厂改制的怪话,甚至造谣生事的,就抓来当面说清楚。
说不清楚的,就送去拘留所改造思想。
就在陆家贵跟县领导一起合作,不断处理下岗的干部职工,并对酒厂资产、负债等等进行核算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6月底,来自最顶层的宏观调控命令下达后,琼州岛房地产泡沫一下被戳破了。
首先是建成的、在建的、烂尾的工程项目,全部没人接盘了,击鼓传花的游戏中断了,房价从最高峰的7500元/平方米短短几天暴跌到了4000以下,而且还在持续暴跌。
因为没人接手,所以只能持续暴跌。(历史上最后会跌到1000以下)
然后,房地产投资公司一片一片的倒闭,开发商带着从银行抵押弄来的贷款跑路,将一栋栋烂尾楼、只挖了个坑的地基项目留给了银行,造成了各大银行数百亿的坏账,不良贷款率超过60。
全岛遍地烂尾楼,到处是待开发的闲置土地,将各大银行、信托公司、国资国企的资金陷在里面,数额高达近千亿。
周明易在带着手下工作组查酒厂账目的同时,也天天关注着琼州岛的新闻,还通过他以前的同事,不断打电话打听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