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听,李秋阳体内像是有一家铁匠铺子,铛铛铛地在小腹处响个不停。
这是李秋阳在炼气二层第九次的锤炼,稍感乏力,李秋阳便用那足以让旁人垂涎三尺的丹药放进嘴中,补充灵力。
磅礴的灵气加上几种丹药混杂在一起相扶相持的效果,比单独服用灵药效果好的不只是一星半点。
往复一个时辰后,李秋阳慢慢睁开了眼睛,黑浊的臭味从皮肤的毛孔中渗出。
炼气三层,突破。
在这溶洞里呆了一个半月,李秋阳除去刚开始半个月的炼丹时间。其余都是偶尔出来手里捏上几丸灵药,然后继续回到布囊中修炼。
如同锻造一把绝世之刃一般,需要一锤一锤地将剑刃与剑锋细细打磨才可。
这极其考验工匠的耐心和手法,或许有些铁匠一辈子可以锻造无数刀剑,但却没有一把可以让世人熟知。
而有些铁匠终其一生,打造一把神兵利器,流芳千古。
这和剑修是一个道理,精于此道,方可一剑破万法。
当然,这是要将《紫气万剑诀》修炼到圆满境界才能有的实力,李秋阳手拿残本,连个本命剑都没有,只能先夯实基础。
抽走旗子,李秋阳从溶洞中跳出,发现周围的草长得更茂盛了。估计是李秋阳炼药泄露的灵气,让此方草木有了趋灵之意。
跳入湖中,轻快地洗了澡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李秋阳神识一扫,百步外的溪流中一只肥美鳜鱼正在游荡。
“来!”李秋阳引力术一抓,玉兰手捏在鱼身之上,即使鱼的身子光滑,但被玉兰手捏着他倒是动弹不得。
要是被韩长老知道,自己钻研出来辅助采药,修行的法术,竟然被李秋阳拿来抓鱼,估计那头上的白发又要多上一缕。
刮去鳞片、鱼肚。放入宽大树叶中,以泥巴包裹后,扔入架起的火堆中。
这是在山下时,父亲带李秋阳去河里摸鱼,改善伙食时的做法。把烧得又硬又烫的泥巴撬开,那鱼得鲜美,那叫一个绝。
李秋阳玉兰手不怕烫,懒得找木棍或是石头,直接将泥巴撤下。闻到熟悉的味道,李秋阳大快朵颐,即使没有盐巴,好像这鱼也香得不一般。
李秋阳知道,他是想家了。
自己在山上仙踪算是立住了脚跟,凡俗世人更是利字当头,趋炎附势。想必,家里的条件应该好了不少。
父亲被马踩瘸的那条腿还痛不痛,母亲的手指每晚还会不会痛,有没有去看大夫。小弟今年也该六岁了,不知道有没有钱送去私塾。
沧澜宗在赵国境内,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仙宗了。和很多小宗门不同,这里讲的是断尘忘凡。
所以,弟子在山上便不得与家人联系,除非修到了金丹期,成了长老自然没人管你。
可,修成了金丹,山下的那些家人还活着嘛?
也是因为修仙者和凡人寿命上的差异,所以,让弟子们从小和家人断绝联系,也是让他们提早接受这一事实罢了。
当然,如果是那些修仙世家的子弟,或者是沧澜宗本宗的修士结为道侣生下的孩子自然不属于此列。
因为,他们从出生时就已注定不是凡人了。
李秋阳将吃完的鱼骨扔进溪流,不知这溪水流向何处,远远看着山下的方向。李秋阳长叹一声后催动引力术前往自己的药田。
远远看去,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挽着裤管,一手提着木桶一手拿着木勺,在辛勤地浇水。
李秋阳一时好奇,躲在一处茂密的树干上,探出神识。
这才注意到,另一个孩子头枕着一块大青石,惬意地眯着眼仰面晒着太阳。
“泉子,你歇歇,反正又没人管,昨天刚下了雨,你不累嘛?”
田里的孩子憨厚笑道:“反正也是闲着,不过,你感觉到仙人们说的灵气了吗?”
听到灵气,枕着大青石的孩子一骨碌翻起来道:“没有,不过我听说找到一株百年灵药可以换取凝气丹,有那个仙丹,咱们就可以突破了?”
“真的?”
“真的!要不这样,明天开始我帮你干这些挑水的活,你去大山里逛逛。吃吃野果,偶尔还能吃上野味。若是找到了,咱们俩平分如何?”
“没问题,你把捅提着,我现在就去!”
听到这里,李秋燕一方面气那偷懒的孩子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多的心眼。另一方面,田里的那名孩子也太实诚了吧。
催动引力术,李秋阳从树冠而起,落入田埂边上。
时间把握得刚刚好,正是两人交换了手里东西的时候。之前偷懒的那孩子,见李秋阳落地,当即表现出一脸辛苦,大汗淋漓的样子。
然后提着水桶,屁颠屁颠地跑到李秋阳身边道:“李师兄,你回来了。累不累,渴不渴,我给你打点冰凉的泉水喝?”
“上次忘了问,你们俩的名字。”
“我叫张振村,他叫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