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河看到自己穿着二十世纪初的探险装备,与短发干练的陈雨桐站在冰原上。他们身后是木质帆船“极光号“,船员们正在搭建营地。
“第83次回环。“一个中性的声音在虚空中解说,“首次发现艾尔瑞亚入口。“
记忆中的李星河和陈雨桐是科考队搭档。夜晚,他们在帐篷里研究一张古老地图,上面标记着南极某处的“神明之门“。两人手指相触时,地图突然发光,显示出隐藏的建造者文字。
“你也能看懂这些?“记忆中的陈雨桐惊讶地问。
“像是梦里见过。“李星河回答。
他们瞒着队伍独自探险,找到了冰层裂缝下的金字塔入口。但缺乏现代装备,在深入金字塔前就因低温症倒下。回环重置前,两人紧握着手,约定“下次一定成功“。
场景转换。
第179次回环。二战期间,李星河是盟军特种部队成员,陈雨桐是轴心国科学家。他们在柏林的地下实验室相遇,陈雨桐正在研究从南极带回的奇异晶体。
“这些晶体在传递信息。“记忆中的陈雨桐不顾立场向李星河展示笔记,“关于另一个世界即将崩溃的警告。“
两人联手偷取研究资料逃往瑞士,但被双面间谍出卖。在雪山小屋的最后时刻,他们将发现写在日记本上,希望“下个世界的自己“能够看到。
第256次回环。1970年代,两人都是苏联科考站成员。这次他们成功进入了金字塔,获得了晶族的部分信任。但在返回地面召集帮手时,遭遇克格勃的阻挠。冰原上的枪战中,陈雨桐为保护密钥中弹。垂死的李星河将密钥插入冰层,引发小规模修复,为后续回环争取了更多时间。
“每次进步一点点。“解说音评论,“第256次回环首次实现部分能量稳定。“
第372次回环——陈雨桐养父母的时代。李星河看到与自己有七分相似的中年男子和陈雨桐的养母站在同一个记忆水晶前。这次他们几乎成功了,建立了完整的守望者组织,制定了系统计划。但在最后时刻,组织内出现叛徒,导致修复仪式延迟关键性的3秒。
“叛徒是莫里斯的祖父。“现实中的陈雨桐在记忆里告诉李星河,“他们家族一直在阻挠修复,想独占世界之心的力量。“
最后一个关键记忆是第489次回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李星河和陈雨桐都是麦克默多站的科学家,已经知晓大部分真相。但这次失败的原因令人心碎——他们太过谨慎,等待“完美时机“,结果错过了能量漩涡的精确时间节点。
记忆洪流逐渐退去,李星河和陈雨桐同时回到现实。两人浑身颤抖,泪流满面,却说不清是为哪个“自己“而哭。
“我们经历了这么多“李星河声音嘶哑。
陈雨桐紧握着他的手:“每次都在接近成功。上次只差时机把握,上上次是组织问题,再之前是——“
“我看到了规律。“李星河打断她,“每次失败都教会我们一些新东西,为下一次做准备。就像“他寻找着合适的比喻,“就像优化算法,通过迭代不断接近最优解。“
陈雨桐点点头,指向控制台浮现的新数据:“记忆水晶也给出了相同结论。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本次回环的成功概率首次超过50。“
控制台投影出一系列复杂的公式和图表,核心是一个不断波动的百分比数字:513。
“才一半多一点?“李星河难以置信。
“考虑到我们尝试了四百多次才达到这个概率“陈雨桐苦笑道,“已经是重大突破了。“
李星河正要回应,整个冰洞突然剧烈震动。记忆水晶的光芒变得不稳定,在天花板上投射出外界景象——三架黑色直升机正在冰洞上方盘旋,士兵们沿着绳索降落。
“他们怎么找到这里的?“李星河警觉地问。
陈雨桐快速操作控制台调出监控画面:“不是常规追踪他们在监测能量波动!“画面切换到基地内部,显示莫里斯站在一个类似雷达屏幕的设备前,“他们造出了原始版的回环探测器!“
震动越来越强,冰屑从天花板簌簌落下。控制台发出警报,显示冰洞结构完整性正在下降。
“我们必须拿到密钥离开!“陈雨桐冲向大厅另一侧的小型容器,“养父把它藏在这里面,需要我们的血液混合才能打开。“
李星河跟过去,看到容器表面有两个手印凹槽,每个凹槽底部有细小的针尖。他们同时将手掌按上去,轻微的刺痛后,血液顺着凹槽内的沟槽流到一起。
容器无声开启,露出里面的物品——一个由蓝色晶体打造的奇异装置,形状像是两把相互缠绕的钥匙。
“双生密钥“陈雨桐小心翼翼地取出它,“传说能打开世界之心的最终通道。“
就在这时,一声爆炸震撼了整个冰洞。监控画面显示士兵们正在用炸药破坏入口。
“时间不多了。“李星河抓起密钥,“有后门出去吗?“
陈雨桐点头,迅速收集了几件装备:“跟我来,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