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这辈子苦呀,老臣当初为了对先皇的承诺,对不住太后,太后这么多年,心里该是多苦,可饶是如此,最后还是想明白,嘴上说着最狠心的话,但从来做的都是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太后对秦王,对皇上您,都是用性命来护的。”
魏丞相不想陈老大人感动成这个样子,但心里不是不触动。
太后平日里表现的有多强硬,嘴里说的多无情,反而更让人多出了几分叹息和怜惜。
太后当然是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惜,这个说起来都有些可笑,可他就是生出了那样的想法。
说来太后的年纪,和他女儿差不多,可都经历了一些什么。
“太后当初做的那些事情,是先皇有意促成,皇上您当时气恨,哪怕臣,甚至恨不能……,可到了现在,臣才悔悟。皇上如今,也都释然了吧?”
魏丞相和南宫擎并不仅仅只是君臣,这时候心中感慨至极,说出了不应当是臣子说的话,魏丞相也顾不得了。
太后做到如此,他又怎么能不为太后做些什么。
“丞相太小看朕了,朕不是无心之人,何况太后三番两次救朕,为朕排忧解难,这一次更是远赴边关。太后虽然一口咬定是为了自己,为了儿女私情,或许太后是想着秦王的,但更多的,何尝不是为了朕,替朕守着这天下。”
陈老大人和魏丞相听着,皇上这强行把太后去边关的原因往他这边揽,虽然说也说的没错,太后必然有这样的考量在里头,但更多的是为了秦王。
皇上这是醋了吧。
他们都是看着皇上长大,一直辅佐皇上,可以说是最熟悉皇上脾气的人,皇上此刻什么都没表现出来,但心里说不得醋上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
哪个孩子希望亲娘再嫁,先皇再不好,也是皇上的父皇,之前秦王不在京中,太后一心扑在皇上身上,现在为了秦王如此,皇上心里是要不平衡。
陈老大人和魏丞相只当皇帝是真的把太后当成了母亲,不愿意让人分去了太后的关心。
可当局者迷,不管是皇上还是魏丞相陈老大人,都在局中,荆默却看得明白,皇上已经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从前皇上不曾察觉,可到现在,皇上多少还是自己知道了几分,虽然知道这不应该,克制住了,但在一些事情上还是难免体现出来。
所幸皇上是理智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没有过火的行为。
即便如此,荆默眼底还是有一抹深深的担忧。
等到将来,齐国一统,皇上大权在握,可还能控制心中的欲望。
皇上这一步一步,对太后的在意和占有欲,现在还能掩饰,就凭皇上的心性,相信只要皇上想,就能一直掩饰下去,怕就怕到了那一日,皇上不愿意再遮掩。
什么伦理纲常,在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之下,任何东西都是无力的。
“朕只是担心,边关到底不安全,太后的身体也不大好,还中了毒,边关的事情处理了,还是该早日回京才是。”
“皇上说的有道理,边关的条件,不适宜太后长期停留,如今边关之危已解,皇上还是要催促太后早日回来。毕竟太后身体里的毒素虽然被压制,却还存在不确定性,在京城也能更好的调养身体。”
魏丞相素来善于体察上意,闻言立刻说道。
南宫擎满意的看了魏丞相一眼,他之所以重用魏丞相,便是欣赏魏丞相这个优点。
荆默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始终不发一言。
太后怕是还不知道,皇上已经对她生出了心思。
说来皇上和太后的年纪其实相差并不大,皇上这么多年的遭遇,太后对皇上的好,皇上感动的同时,有些感情已经开始变了味道。
说来都是先皇作的孽,把已经有了心上人的太后召进宫中,成了一颗棋子。
南宫擎并不只是说说,立刻就派人给徐尚臣去了急信,让徐尚臣早日护送太后回京。
“太后的性子朕了解,怕是不乐意这么快回来,但朕实在担心,还得想个法子才好。”
李公公听得皇上这话,低着头,不敢多说什么,皇上没有要问他的意思,他只听着就好。
“说来太后的的年纪不大,比朕大不了几岁,从前被先皇所迫,不得不压着自己的性子,现在反倒有些任性了。太后只要在皇宫,想要做什么朕都不拦着,但非得是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不然朕不放心呐。你们下面这一干人等,一味的只知纵着太后,不过这也是身份使然,太后还是得早些回来才好。”
南宫擎说着话,似乎从头到尾都忘了秦王一般。
李公公似是没发现一点。
“皇上,还得是您关心太后,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如今边关的危机已解,还是早些回来才好。这宫中太后不在,气氛都不一样了,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成日里的不知道多惦记,总是派人来问老奴打听消息,想知道太后什么时候能回来。”
南宫擎听得这话。
“说来朕也有些时日没有去看皇后和贵妃了,这些日子边关的事情牵着,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