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当真明日就开战,这回不会改主意了吧?”
再怎么调教,也还是有敢于冒头的傻憨憨。
“明日辰时,开城门,迎战!”
众将领还还以为要努力说服太后,甚至可能发生流血事件,但他们是下定决心来的。
结果这么容易,太后就这么轻易的答应了,而且订好了时间。
军令如山,更不可能朝令夕改,既然订好了,和上次不同,这次是真的要开战了。
大家只顾着高兴,但谁也没去在意太后说的带他们出战,以为太后是要在城墙上观战。
毕竟太后一个不会武功的女流之辈,谁也没想过她会上战场。
唯有军师和徐尚臣。
军师倒也不是看出来姜明珠的用意,只是相比于将领们一心要上战场,他考虑的更全面,太后说的那位主将难道已经到边关了。
倒是徐尚臣,心里不确定自己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太后不会真的这么做的,一定是他猜错了吧。
“明日就要开战,哀家该说的都说了,你们都下去准备吧。战争一开始,接下来怕是少有清静的时候,短暂的和平又要被打破了,硝烟起!”
“太后,自古以来,战争都无法避免,若是真的想要百姓过上和平的日子,除非……”
军师没把后头的话说出来,但意思谁都懂。
“这一日不远了,如今咱们的皇帝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也有野心和志向,更有能力,迟早有那一日。”
“行了去准备吧,哀家想要好好休息休息,养精蓄锐,方能对付明日一战。”
军师告退,徐尚臣却没有离开。
姜明珠抬头看向徐尚臣:“徐大人可是有什么事情?若不是什么大事,便以后再商议。”
姜明珠自然知道徐尚臣留下的用意是什么,想要把人打发了,但很明显,人徐大人就不是那么容易能打发的。
“太后,您知道臣留下是为了什么?”
徐尚臣语气有些无奈,太后不会以为他看不出来,太后是想打发他。
“徐大人,你这非得和哀家较劲吗?哀家说过了,哀家已经有了办法,你只管到时候看着就是,必然能够打退郑国,他王兴不是嚣张得很,且看哀家明日把他打的闭嘴,往后再不敢放这样的大话。”
“太后这是顾左右而言他吗,您该不会真的自己披甲上阵吧?”
徐尚臣觉得自己这样的担心不是没道理,虽然他觉得应当不可能,太后不会做这么离谱的事情。
“有什么不行吗?”
姜明珠知道,今天要是不给徐尚臣个准话,这家伙是要赖在她这儿不走了。
难缠如徐大人,名不虚传。
“太后,臣没听错吧,您要亲自披甲上阵?!您根本不会武功,战场上如此危险,您确定不是在跟臣开玩笑! ”
徐尚臣说话的语气很冲,实在是气狠了,不可思议的看着姜明珠。
“徐大人以为哀家会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也是无奈之举,虽然冒险,但比起你的那个法子,这才是上策。”
姜明珠说完,不待徐尚臣说话,又继续道:“跟哀家来。”
姜明珠是个怕麻烦的人,但她相信,要是不说服徐尚臣,徐尚臣绝对会拦着她不让上战场。
这样关键的时候,任何一环都很重要,姜明珠不想出岔子。
徐尚臣虽然不明白太后的用意,但看来是愿意给他一个说法了,点头跟上。
若是今天太后不能说服他,便是拼着这颗脑袋,他也不能让太后上战场,太后骨子里冒险的精神让敌人害怕,也同样让他们这些下头的人胆颤心惊。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哪怕太后算到一切,也有可能出现意外的状况,就比如这次的事情,总是有些不可控的因素在里面。
姜明珠带着徐尚臣一路到了靶场。
“徐大人可会箭术?”
徐尚臣点头,君子四艺,科考也是要考的,他虽然不会武功,箭术却还算不错。
“既然如此,徐大人不如在哀家面前展现一下如何?”
徐尚臣不明白姜明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既然太后这么说,他照做就是。
一连射了几箭,箭箭射中靶心。
姜明珠嘴角勾了勾:“徐大人当真是谦虚了,这箭术已经十分了得了。”
徐尚臣被姜明珠夸了几句,脸上带出些许笑意。
“许久不练,生疏了!”
“徐大人这样的,都已经算神箭手了,哀家看天上有一群飞鸟,徐大人替哀家射下来如何?”
徐尚臣太后往天上看去,果然有一群飞鸟,树上也有零星的几只。
对着靶子射箭,他十拿九稳,但对着天上的飞鸟,徐尚臣没什么把握。
他的强项并不在这儿,但太后看着他这边,意思很明显,就是要看他展示,只能对准空中射了几箭。
情况还算不错,一连射了六箭,一共有两只飞鸟射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