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些日子没少派人给她送信,刚开始她还看的,可看到后来,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皇帝也不知道是闲的,还是担心,她要忙的事情多着,就把信丢在脑后了。
听徐尚臣提起,姜明珠想都没想就摇头。
“不着急,边关的危机虽然已经解了,可哀家大老远的来这一趟可不能白来。”
姜明珠眼中闪耀着一些让人看不懂的光芒。
“太后,您不会是真的想要打到郑国去?”
看见姜明珠这一系列的安排,不管是军备还是粮食,明明已经足够,却还是源源不断的运过来。
“徐大人总是能体察哀家的心意。郑国如此可恶,明明已经输了,也休战退兵,可却重新来犯,想要趁人之危,这种行为绝对不能纵容。各国现在都看着呢,哀家非得拿郑国给各国立个榜样,好让他们知道,祁国不是可欺的,谁要是想要从我们祁国身上啃肉,就要做好被反噬的打算。”
“太后,您这个决定是不是要和皇上商量,这样太过冒险,皇上怕不会同意。”
徐尚臣虽然这么说,但眼中的光芒却亮的惊人。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况哀家可不用听皇帝的指挥,等到哀家拿着郑国国君的脑袋回朝的时候,想来皇上会理解哀家的决定是对的。”
徐尚臣听得这话,眼中有笑意一闪而逝。
太后说的不错,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况他只是个马前卒,太后是君,他是臣,他劝了太后,太后却不肯听,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只能是等回朝了,再到皇上面前谢罪。他现在要做的是=保护好太后,为太后安排好一切。
心里这么想,徐尚臣脸上却都是为难。
“太后,皇上实在担心您,这加急的信件一封又一封,务必让臣护送太后您回朝。”
姜明珠:……
“皇帝这是闲的,有空管哀家的闲事,不如多关心朝政,朝中的事务多着,哀家用不着她操心!”
太后的话自然不能照搬回给皇上,措辞很重要。
说来,徐尚臣也觉得皇上对太后太过操心了。
太后或许不知道,但他这些日子着实收到了皇上不少的信件和吩咐,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叮嘱他太后一些生活上的日常。
他很想说,这些事情,他既然伺候在太后身边,不用皇上吩咐,也会做好。
但那是皇上,他能说什么?
京城这边,南宫擎收到边关来的消息,第一时间打开,看到手头的内容,脸色立刻黑了下来。
尤其是听到外头说倭国使臣已经到了边境上不日即到,火气更是大的无比。
“去他妈的倭国,朕给他们脸了,这点事情你们鸿胪寺自己处理。连这还要来问朕,朕养你们这些废物做什么?!”
南宫擎难得又这样发火的时候,外头一帮臣子战战兢兢的,不知道皇上这是儿哪儿来的邪火。
皇上如今君威深重,尤其是太后去了边关,皇上的脾气就变得不大好,一个不小心,那是要挨挂落的。
“皇上这是怎么了,难道是边关出了什么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太后现在在边关呢,就凭太后的能耐,莫说一个郑国大将军,就是郑国皇帝来了,都讨不了好。”
“说的倒也是,太后是什么人,拿郑国原本多嚣张,现在还不是白太后一收拾就老实了许多。”
南宫擎砸了一通,心里的邪火发出来一些,目光再次落在桌子上的书信上。
徐尚臣现在是怎么回事,让他去边关看着太后,现在倒好,太后不但不回来,居然还生出想要打到郑国去的想法。
都不知道劝着点吗?
太后的胆子大,冒险精神十足,当臣子的就该多谏言!
什么叫做劝不住?
想到这儿,南宫擎的火气瞬间又上来了。
偏生边关遥远,他又是皇帝,这时候不可能赶过去,不然一定亲自把太后给接回来。
徐尚臣这也是没法子,太后要去攻打的郑国的事情,不可能瞒得住,而且攻打一个国家,那必然是需要强有力的后援,这事儿不可能瞒着皇上,也瞒不了。
皇上知道了,气恼是必然的,不过看太后主意已定,是绝对不能更改的。
徐尚臣都能想到皇上此刻是什么心情。
御书房
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怒火,南宫擎才把几位心腹大臣宣进宫中。
原本他们还以为皇上是为了倭国的事情。
他们都是老狐狸,消息也灵通得很,当然知道皇上听了倭国到来得消息,发了好大一通火。
按说不应该呀,倭国虽然是让人讨厌,但这时候还没做出什么,皇上应该不至于,怎么会如此恼火。
皇上虽然现在君威日重,却不是随意发火的性子。
心里纳闷,但还是不敢有半点耽搁,立刻就进了宫,没想到听到这么劲爆的消息。
皇上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