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才能的臣子,姜明珠还是希望留下来的,管理郑州,需要人才。
“公告发出去,让百姓们知晓,郑国已经成为郑州,成为祁国的城池,他们从今往后都是大祁的子民。”
“英国公,你多派几支军队维持秩序,若是有动乱,立刻镇压!”
“徐大人,安抚百姓的事情就交给你,即日起,郑州沿用祁国的律法,不管是赋税还是其他,都一概采用祁国的制度,不得区别对待。”
“是,臣等遵命。”
姜明珠又下了无数个命令,更多的是是关于百姓。
王权更迭,老百姓必然惶恐。
再来就是郑州的情况实在比姜明珠想的还要差。
郑国国君当真是昏庸至极,国库和粮仓几乎都已经空了。
而百姓被强迫交了各种赋税,哪怕是这个季节,也有不少饿死之人,这还是国都之内,其他其他情况只会更差。
这样下去,即便她不攻打郑国,郑国也要发生暴动了。
姜明珠揉了揉眉心,头有些痛。
“让王兴等人来见哀家。”
现在是国库国库空虚,粮食粮食没有,人手人手欠缺,原本姜明珠不打苏安这么快启用王大将军,还要晾他一些时间的,这是用人之道。
可现在姜明珠管不得这么多了。
“臣等见过太后。”
王兴等一干愿意臣服祁国的朝臣,这时候都跪在地上行礼,心里百般滋味,未尝对王兴没有怨怼,也有对未来的忐忑。
这位太后当真是铁血手段,就这么几天的时间,都死了多少人了。
“你们可知哀家宣你们来,所为何事?”
姜明珠也懒得多说,指了指桌上的册子,让他们自己看。
“你们郑国国君当真是昏庸至极,诺大一个国家,被他管理成什么样子,国库没钱,粮仓没粮,在这个季节,老百姓就已经有不少被饿死,这样下去,到了寒冷的冬天,又要如何?你们身为臣子,看着自己国家的百姓过着这样的日子,却无所作为,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和愧疚?”
谁都没想到太后把他们叫来是因为这个。
王兴首先拿起桌上的册子,随后脸上露出愤慨之色。
虽然他当时是因为冲动做下的决定,这些天面对朝臣和百姓的指责辱骂,心里不是没有想法,但这一次,王兴再也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郑国皇室比他想的还要腐朽荒唐。
“臣等惭愧!”
“你们是该惭愧,若是祁国朝堂上都是你们这样的臣子,早就被皇帝处置了。不过过去的事情哀家答应了一笔揭过,只要真心效忠,哀家不会再和你们翻旧账,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安抚百姓。”
姜明珠这么说着看向他们:“你们都说说吧,要怎么做?”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名中年文官站了出来,看他身上的官服,之前应当是六品官员。
“太后,臣认为,眼下要想安抚百姓,最重要的是稳定秩序,还有就是粮食。粮食才是根本,百姓们岂是很简单,只要能填饱肚子,其他的并不那么重要。”
姜明珠听懂了这意思,说来郑国皇室朝堂腐朽,百姓苦不堪言,没有归属感,谁又在乎上边当皇帝的是谁,他们在意的是家里已经没有了粮食,会不会被饿死。
“说得好,还有吗?”
姜明珠记住了这位官员,不管他是出于什么想法和目的站出来的,都是站出来了。
眼下正值用人之际,只要愿意出来做事的,她也能给的起官位。
机会总是给那些敢于站出来争取的人。
有了带头的,又陆陆续续又几名官员站出来,不管说的对与不对,姜明珠都没有呵斥,只是耐心的说了自己总结出来的看法。
“有句话确实没错,最先要解决的是百姓饿肚子的问题,人都要饿死了,哪里还管得了其他。先把查抄出来的财务粮食充公,把第一批的的粮食分发下去。”
“太后,就这些,怕是还远远不够,郑州这几年因为打仗,国库都空虚了,百姓饿死的不少,就这些粮食虽然看起来不少,但要分散给老百姓,也不过是能管够十天半个月,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也有敢说的,这时候提出来,不是不害怕,看得出是真的心系百姓。
姜明珠赞赏的点了点头。
“你说的不错,现在的问题,这点财务和粮食根本解决不了什么。哀家已经命人从祁国运来粮食,只是这个运输的过程需要时间。但那些饿死的百姓等不了这么久。这样吧,哀家这次带来的军粮充足,留下一个月将士们所用,其他的先拿出来,供给百姓。”
姜明珠此话一出,在场的郑国旧朝官员都震惊了,看着姜明珠,仿佛她是说了多么不可思议的话。
“怎么了?你们这么看着哀家,眼下也只有这样一个办法,谁让你们先头的皇帝这么混账,把百姓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