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郡主回京后,皇子们哭着喊姑奶奶 > 第14章 弹劾

第14章 弹劾

    似是感叹般,皇帝摇了摇头,“谁又能想到,一个八岁的女娃娃,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朕的皇宫里,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将父皇最宠爱的长公主,剃成了秃瓢!哈哈哈”
    皇帝畅快大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长公主那狼狈的模样。
    他那个向来高高在上,仗着是太后亲女连他们这些个皇子都瞧不上的皇姐,那一日狼狈的像个疯妇。
    她散乱了发髻,顶着狗啃了一样的乱发,像被狗撵一般疯狂逃窜
    连衣衫乱了都来不及整理,满眼都是惊恐的瞪着那个拿着刀,蹲在她身边的小女娃。
    不管她怎么哭嚎,挣扎,只有八岁的稚童坚定地拽住她保养的光滑黑亮的长发,一刀又一刀的割着,如同一个无情的刽子手,没有一丝迟疑。
    那副画面,时隔十二年依旧令人印象深刻。
    李泉也跟着笑道:“奴才也记得呢,太后娘娘发了好大一通火,气的连摔了好几个茶盏,奈何那位仗着辈分高,压根没搭理太后她老人家。”
    那一幕李泉也看见了。
    当时郡主身量明明还不及长公主一半,那浑身的气势,却像是经历过千军万马中厮杀的将军。
    杀伐果断,像极了老国公。
    他甚至有一瞬间觉得,郡主若从军,将来的成就定不输她外祖。
    只是可惜,郡主是女儿身,这么些年白白困在了后宅
    李泉心下感叹,为明诛感到可惜。
    却没发现皇帝已经变了脸。
    “是啊,那丫头没理她老人家,可苦了朕了,朕的御书房差点被太后她们母女的泪水给淹了,可朕答应了不插手她们的事,金口玉言哪有收回的道理。”
    说到这,皇帝的笑脸沉了下去。
    “便是因着这件事,太后以朕掌权未久,力有不逮为由,将朕的人,从五军都督府拔除,让她长兄掌了整个后军,官任后军都督。”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至今被人掣肘,处处不顺心。
    李泉不敢多言,皇上不是太后所出,这些年没少与太后针锋相对,提起来自然没有好脸色。
    可一国太后也不是他一个太监能置喙的。
    皇帝有些索然无味的翻着奏本,许是因为心情不好,翻着翻着突然冷笑出声。
    “你看看,这些人大概都把朕当傻子了,竟上书弹劾永乐侯,说他教女不善,让赵峥嵘一个女儿家隐瞒身份混进军营。”
    “还说即便这些年赵峥嵘多次击退北狄,劳苦功高,且为百姓所敬仰,但规矩不可破。”
    皇帝重重的将奏本扔在桌上,“都说八门将军劳苦功高了,朕还去惩治她,这让百姓怎么看朕,朕要真的这样办了,回头就得被百姓骂一句昏君!”
    他的臣子心思一个比一个深,全都当他这个皇帝是个傻子。
    他突然有些无力,现如今的格局,大臣们各怀心思,内有外戚专权,外有敌国虎视眈眈,他也不敢妄动。
    否则轻则动摇国本,重则改朝换代国破家亡!
    除非,有人能打破目前的格局。
    皇鳞卫三个字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皇帝苦笑着摇了摇头。
    誉王明岁寒为人谨慎,绝不会做这个出头鸟。
    皇帝看了眼奏本上的署名。
    “孙宏文?朕若是没记错,这人是都察院的?”
    都察院何时站在永乐侯那边了?
    李泉赶忙回,“皇上您记性真好,此人确实是都察院的人。”
    皇帝脸色难看,“都察院也来掺和了?”
    “回皇上,这孙大人是去年调回京的,在都察院任右副都御史,奴才听说,这人与卢都督的夫人沾着亲呢。”李泉小心翼翼的觑了皇帝一眼。
    卢都督就是太后的长兄,现任后军都督。
    而卢都督的女儿则是永乐侯夫人,也就是太后的侄女。
    这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
    这哪是上本子申饬永乐侯教女不善,分明是在提醒皇上不能怪罪永乐侯,否则引发民怨啊!
    李泉都替主子生气,这些年太后一脉发展的盘根错节,皇上想做一位明君真的很难,许多利国利民的举措都无法实施。
    李泉能想到的事,整日处于波云诡谲中的皇帝又如何想不到。
    他气的用力将奏本甩了出去。
    “一个个的全都当朕是傻子呢,好!好啊!!”
    李泉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低着头站在一旁,生怕触了皇帝的霉头。
    皇帝气的头晕目眩,靠在椅背上扶额,李泉吓了一跳,以为他气出病来了,赶忙就要传太医。
    皇帝摆了摆手,“朕没事,你先别忙活。”他顿了顿,又问道:“无筝的伤,养的如何了。”
    “蔺副督主已无大碍,不日便能回上缉事司复职了。”
    总算有件顺心的事,皇帝提起蔺无筝的语气缓和了不少。
    吩咐道:“你去传朕的旨意,即日起升任无筝为上缉事司督主,另外传密旨给他,让他好好查查这个赵峥嵘,不要惊动任何人。”
    “奴才这就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