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134 争执

134 争执

的,不知道是不是骗补的,作为一个搞增程车的,不知道到底能不能造出汽车的……你凭什么评价?
    你又凭什么不评价?
    你评价的又是什么?
    谭永泽心里浮现三道诘问,很快托人拿了车展两家媒体的联系方式,直接批评俞兴这位碳硅集团创始人在申城车展上的表现。
    当然,他不会直接摆出三个问题,而是以前辈的姿态奉劝对方“好好造车”,并引用宝马华夏副总裁陆奕的话,希望俞兴“用车说话”。
    以及,他还汲取今日冲突的经验,希望俞兴是用他自己的车说话,而不是揪着别家对新能源探索的车型说话。
    谭永泽的语气颇为严厉,姿态也摆得颇高。
    等到申城车展的次日,继续露面的俞兴被记者拿着广汽三菱副总经理的批评问到面前,他就觉得莫名其妙了。
    这批评真是忽如其来啊……
    自己既不认识这位三菱的谭总,昨天也没说什么三菱的事,怎么一下子就来了这么一出?
    俞兴此刻倒是欣慰自己昨天就在媒体面前强调的原则了。
    就车论事,不管宝马的activee还是i3,都是拿着具体的车型情况来聊,而奥迪和奔驰虽然一句带过,也能依着评价来聊它们在新能源上的具体车型的。
    奥迪的a3e-tron和奔驰的b-css除了同样严重的续航问题,还有油改电所带来的车内空间的局促,以及,如此情况所折射出的它们的战略布局情况。
    至于三菱……
    俞兴还是纳闷,你喷我干什么?
    我又没批评你。
    我只是想杀一杀你。
    俞兴脑海中的念头转动极快,短暂的错愕之后就回应记者的提问。
    “我说了我是潜在消费者,我来看展绝对是真想买车的,但是,这位三菱的谭总这么批评,还有昨天宝马的那位陆总那样反应,我就觉得……”
    “是不是我谈论具体一款车的情况就变成我在攻击这个品牌?”
    “是不是我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变成我在站队?”
    俞兴摊了摊手,显得很是无奈。
    记者嘿然:“俞总,你是碳硅集团的俞总啊。”
    俞兴问道:“那如果现在随便来一位来看展的人,他同样问到续航焦虑的问题,也还是陆总那一套先锋用户的答案吗?”
    记者耸耸肩:“不清楚陆总会怎么回答,俞总,但三菱的谭总可能很希望和你交流,你对他的批评怎么看?”
    俞兴看着面前的记者,知道他的企图,好笑的说道:“你想我怎么看怎么说?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是吧?”
    记者不给明确的反馈,只投以赞许的眼神,不愧是在移动互联网竞争中掀起舆论的俞总,确实懂哈。
    “我不清楚谭总是什么意思,他既然让我关注碳硅集团自己的车,那我也劝他多关注三菱自己的事。”俞兴还残留一些学自巨头的以彼之道。
    记者追问道:“俞总,谭总其实很想知道你怎么评价三菱?”
    俞兴给出姗姗来迟的评价:“三菱在华夏的销量并不出色,三菱在华夏的管理也很混乱,三菱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没什么进展,我做我的碳硅集团,谭总也多关心他的三菱业务吧。”
    记者还想再问,但俞总已经不愿再聊。
    不过,他觉得俞总确实是知道三菱在华夏的情况的。
    姑且不看新能源的前景到底怎么样,三菱在新能源确实没什么作为,而它今年在华夏市场的销量是下降了至少15的。
    以及,三菱今年刚成立的广汽三菱,但东南三菱也还存在,两边互不统属,管理方面确实存在很大问题。
    记者没有纠缠俞总,而是带着回应去寻找三菱当事人的身影。
    当事人只要吵架就好了,媒体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俞兴是过了一会才稍微知道这次的批评从何而来,据说,出声的那位广汽三菱副总经理昨天就在人群里询问过自己,却没得到解答。
    他看到手机屏幕上的信息,愣了好一会:“这玩意,这……”
    罢了,缘分吧。
    李一帆今天没跟着来车展。
    俞兴只是带着秘书章阳煦,确实更像是消费者在逛展。
    他没有让花絮影响自己的心情,边看车,边询问两项供应链的项目情况。
    章阳煦仍然在百晓生挂名,但现在的工作基本是跟着俞总转到碳硅集团。
    他回答了问题,瞧见老板心情还行,问了句近期感受到的变化:“俞总,崔总现在负责的工作内容挺多的,好像就是供应链工作还没布置过去。”
    “嗯,崔之愚是业内老手,有点像刘浩刘总在百晓生的作用,但没刘总在业内那么高的地位。”俞兴这么评价一句,“崔之愚能解放我手里的工作,不过,供应链是重中之重,现在还不能放。”
    章阳煦不解的问了句:“俞总,我感觉集团里的很多工作都挺重要的,为什么供应链是重中之重?”
    俞兴觉得这个事能从各个角度聊很多,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