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467章 辛德勒的名单

第467章 辛德勒的名单

加入,我怕消化不了呀。”
    消化不了并非无工可开,只是担心产出太多,反而分薄了销路。
    再加上人员增长带来的成本支出,站在施楠生的角度,老板这般‘买断’的做法远不如‘借兵’来的实在。
    “不会。”
    翟远摇了摇头,自己敢大规模招兵买马,就不怕产能过剩。
    “我算了算,现在的电影票仓集中在香江、宝岛和东南亚三个地区,考虑到演员影响力的问题,东洋和南韩很少有人闯的进去。”
    翟远分析当下的局面,继续道:“不过这只是电影一方面而已,还没有计入这三个票仓的家庭影院,今次这份名单里除了宝岛的新人,还有李立群、金士杰演技过硬的实力派,所以我计划接下来九一娱乐除了电影,还需要同步制作剧集,这样就能消化掉这部分人力过剩的成本问题。”
    “剧集?”
    这一次不单止施楠生皱眉,身边其他人也面露诧异之色。
    如今电视剧集的行情较之电影逊色太多,动辄几十集的拍摄周期,剧情构建、演员选择、拍摄及后期剪辑等各方面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直接影响了投入产出比。
    而在盈利方面,则主要依赖的是广告收入,以及电视台播出后的再播和发行费。
    最关键的则是版权和再播价值太低,由于电视剧多为本土制作,发行范围局限,很难像电影一样扩大收益渠道。
    往前一二十年,爆款的《上海滩》或者《射雕英雄传》还能辐射到宝岛和东南亚地区,现在越来越难,强如翟远给tvb创作的《大时代》,收益也只局限在香江本土,外埠买过一两轮放映权,便不会再考虑复购。
    “一部剧集通常需要数月甚至半年周期来拍摄,每天或者每周播出,生产频率和成本堆积算下来,预算很容易失控。”
    施楠生略作犹豫,提醒道:“亚视如今还处于亏损阶段,全港电视台也只有tvb能赚到钱啊。”
    用剧集覆盖人力成本,除非每部戏都能赚钱,否则还不如将这群宝岛演员拉去拍电影赚分成。
    “况且你的剧集制作出来拿去电视台放映,还要和tvb分成,拿到手更少。”
    一旁的陈仕龙拍拍翟远的肩膀,笑呵呵说道:“嗱!我就绝对相信你的创作水准,但一部电视剧多少集?三十还是五十?难道全部由你来创作?省出来这些时间再搞几部《广岛怪物》的大片,分分钟打进荷里活,足够你养着这群人啦!”
    陈仕龙和施楠生讲完,周围其他人都一副赞同附和的表情,显然这件事提出来,在场没有一个人肯相信翟远。
    “看来大家都对电视剧集很悲观。”
    翟远笑着耸下肩,再次开口道:“不过首先要讲明,我的剧集制作出来,不会摆在电视台放映,不会忘了我还有vcd和光盘吧?”
    依靠vcd和光盘形成的家庭影院,现在已经颇具规模。
    自从在东洋的市场占有率,逐渐盖过录像带,宝岛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覆盖面也飞速增长,光盘租赁业务的店铺遍地开花,快播在元朗的生产基地货如轮转。
    发行大势已成,人力怎么可能过剩?再多都能消化。
    九一娱乐曾经出品过一部《天下第一》试水,就是周星池做主角那一部。
    在光盘购买和租赁上的收益,《天下第一》给公司赚的钱,已经盖过了卖给tvb播出的分成盈收,
    这让翟远看到了电视剧集的另一条出路。
    “其次。”翟远收起思绪,目光环视一圈,笑着说道:“谁告诉你们一部剧集一定要有半年的制作周期?接下来我要做的剧集会尽最大程度缩短制作周期,削减成本支出,同时增加剧集内容,一部剧集至少一百集起步,用vcd的家庭影院铺开销路。”
    众人面面相觑,
    削减成本还要增加内容,一部一百集,那这玩意儿拍出来还能看?
    “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些……”施楠生迟疑道:“《天下第一》能从光盘上赚到钱,亦离不开精良制作,粗制滥造的剧集产出虽然快,但就算做成光盘也卖不出去呀。”
    “难得我动下脑搞事业,楠姐你要对我有信心嘛!”
    翟远接连遭到质疑,索性直截了当道:“放心,如果安置不了这些宝岛的从业者,他们从公司账面支出多少,我自己拿钱出来补足,这样好不好?”
    施楠生拍了下额头,笑容无奈道:“我不是这个意思……算了,既然老板你这样讲,随便啦!”
    反正自家老板财大气粗,他愿意玩只能由着他喽。
    只不过对于翟远提出来的‘剧集计划’,施楠生依旧觉得很不靠谱。
    翟远也难得继续解释,
    多说无益,等回到香江随便拍一部出来,在盈收上见分晓呗。
    粗制滥造的剧集一定就没有市场?
    当然不是,
    两个字,
    短剧,
    识得唔识得噶?
    场景简单,人物不多,全靠对话堆砌密集爽点和信息量。
    你一部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