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联队收到了命令后很快便行动了起来。
由于甘粕中将的刻意隐瞒情报导致的信息不互通,这几个联队长居然丝毫没有意识到命令的不对劲。
虽说是乙种师团,但这群鬼子的行动力还是很强的,很快便组织起了有效的反攻。
但迎接他们的,是华夏军队猛烈几倍的炮火。
本来依靠挖掘的散兵坑和纵横的战壕,他们还能抵挡片刻,贸然进行反冲锋这种愚蠢的行为,只会让他们的伤亡陡增。
慈不掌兵,这句话用在这位师团长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望着被硝烟浸染的天空,吐出一口浊气,下了最后一个命令。
“命令整备队修理损坏的装甲车,将战车的汽油加满。
让213,215步兵联队收缩防线,不要吝惜子弹,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升火力密度,击退来犯之敌。
将工兵联队和战车联队拆分到各个步兵联队和辎重兵联队中,组成三个支队,由两个步兵联队长和辎重联队长担任军事主官。
这样每个支队就都有了独自作战的能力,战斗力也会更强。
最后,不要吝惜食物,将随身带着的肉罐头还有之前没吃完的马肉一起分发给士兵,每人带齐三天口粮,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甘粕中将的命令一变再变,甚至称得上朝令夕改。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个合格的将领要根据战局形式的不同而下出相应的命令,这点从甘粕中将对于粮食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刚来麦市的时候,他可谓春风得意马蹄急,与奈良支队一起救援被围困的214步兵联队,来一出中心开花,中路突破进而盘活这片战局。
然后被重兵重围,逃生无望,只能等待另外两个师团和第十一军的救援,他也只得缩衣减食,拖延时间。
结果半路碰见了个挨千刀的海军中佐,不仅将自己手下两个炮兵联队的重炮沉了江,还把这两个联队弄到战场上送死。
不过,有了他们吸引火力,倒是给了第三十三师团的残部一个逃生的机会。
“参座,这伙鬼子兵怎么发了疯一样的冲锋?
他们现在不应该是等待救援吗,没道理无价值的送死,况且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他们的口粮至少还能维持五天,绝不是为了减少粮食消耗而故意淘汰掉一部分人。
这才两个小时,根据我的估计,这伙鬼子起码伤亡了三成。
但这样也好,剩的我们在战壕里和鬼子拼刺刀。”
一说拼刺刀,那名年轻的参谋至今还心有余悸。
鬼子的拼杀技术普遍很强,他曾经亲眼见过两个背靠背的鬼子拼死了两个班的战士。
“还能为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罢了。”
参谋长淡淡吐出一句。
“只要对方是个头脑正常的指挥官,命令就一定有逻辑可循,无论什么事,都要讲究收益二字。
我听说日军东面刚刚投入战场的两个不满编的步兵联队拼杀的更凶,而距离他们仅有几公里的第三十三师团主力却收缩了防线。
作为从属部队尚有一战之力,结果主力部队还没打就趴下了?
无外乎就是断尾求生,扔出两个香饵吊着我们上钩,他自己来一出金蝉脱壳,集中优势兵力突围,让我们扑个空。
呵,简直做梦,可笑的想法,不过颇具魄力,也够狠。”
请收藏本站:.af9f1.icu。手机版:m.af9f1.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