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 > 第510章 认门

第510章 认门

    “那行!嫂子,我们就先去其他家了。”王安平笑着说道。
    “那你去吧!办酒不?”嫂子问。
    “酒席就不办了!到时候就请村子里面的几个长辈,吃一顿便饭,也就这样了。”
    “那你媳妇那边呢?”
    “她那边的亲戚太远了,在那边已经办了两桌了!嫂子,那你忙,我先带着她去其他人家认认门。”
    草儿对着嫂子笑了笑,跟在王安平身后,向其他人家走去。
    眼下已是冬天,地里的活儿基本没了。该种的都已种下,剩下的无非是给小麦、油菜施施肥而已。
    六十年代初期,生产队对上工的要求还不算严格。真正严格起来,还得等到后来“祖国山河一片红”的时候。那时上工必须准时准点。不过各地情况不尽相同。
    王安平听爷奶说过,他们这边虽是集体制,但也搞责任制。大致是按人口划些田地给各家打理,若产量出了问题,责任就在你家。
    但据王安平所知,绝大多数地方还是一起上工。男女老少,按年龄性别,再结合活计的轻重来划分工分。
    像挑大粪、用牛耕地这类重活,一天能挣十三个工分。壮劳力干活,不管干啥,基本都能拿十个工分。妇女和老人次之,一般七个,甚至四个工分。
    当然,能干的妇女也能拿到十三个工分,只是数量稀少。女人还得操持家务,所以大部分妇女很难拿满工分。
    如今地里没多少活计,大家也就不必一早就赶去上工,多是在家磨蹭半天,才到地里唠唠嗑,混上一整天,工分也就到手了。
    “当家了,你们村人太多了,我根本记不住。”草儿跟在王安平身后,锁着眉头说。
    “没事,又不是让你一下子全记住,慢慢来。在村里,你看到三十来岁的,多半是同辈,喊‘嫂子’就行。喊错了也没关系,下次就知道了!”
    “哦!那我记住了。你们村人真多!”
    王安平笑了笑。他们村才五百多号人,算多什么?那些几千号人的大村落才叫真正的大村子。
    不过未来这些年,村里人口肯定会猛增,翻上好几倍不在话下。现在村里适龄的都差不多结婚了,往后一对夫妻生四五个孩子,人口不暴增才怪。
    至于村里的老人,实在不多。战乱年代,医疗条件差,生活艰苦,长寿者稀少。一个感冒就能送掉一条命,这在山区尤其常见。
    夏季毒蛇多,被咬后救不回来的情况时有发生。五十岁的人,看着比现代七十多岁的还苍老。
    就像有些电视剧里演的,儿子看着比爹还老,其实那很正常。看看老照片就知道,六七十年代的二十来岁年轻人,面貌看起来都比现代同龄人沧桑许多。
    现代,现实当中那些日子过得不好,干苦力的,实际年纪,要远比同龄人,看起来要大很多岁的。
    “小平,你来了!快快快,进家来坐会儿,喝点茶。”柱子妈笑着招手道,“这是新媳妇吧!长得真俊呢。”
    “这是柱子他妈!你喊三大娘就行。”王安平对草儿说。
    草儿乖巧地喊了一声:“三大娘。”
    “对了,三大娘,柱子呢?”
    “上工去了。现在娶了媳妇,有了孩子,懂事了!”柱子妈笑着说,“小平,来家里喝口水。”
    “不了不了!三大娘,还有几家没走呢。”王安平婉拒道。
    草儿从拧着的篮子里抓了些染红的花生和四颗橘子糖,笑着塞给三大娘:“三大娘。”
    柱子妈连忙笑着应了,伸手接过东西:“小平,进来坐坐!你要是不进来坐坐,三大娘可要生气了!”
    “大哥!”
    王安平转过身,看见一个脏兮兮、流着鼻涕的小男孩和一个小姑娘,笑着点点头,从草儿提着的篮子里抓了一把花生和一把橘子糖递过去:“来,给你们。”
    “谢谢大哥!大哥,这是大嫂吗?”小姑娘王欣欣好奇地看着草儿问。
    “你爹妈呢?”
    “爹妈在地里干活呢,大哥上学去了。”王欣欣回答。
    王安平点点头:“去玩吧。”
    “哎!大哥,大嫂,那我去玩了。”王欣欣应道,拉着弟弟跑开了。
    “谁家的?”草儿好奇地问。
    “小叔家的。”王安平答道。
    草儿“哦”了一声。
    最后无奈,被柱子妈拉到他家里面,一人吃了一碗糖水蛋,才肯放他离开。
    王安平带着她又走了几户人家,认了门,送了喜糖花生,便转身往家走。
    “大舅啊!大舅哎!”一个兴奋的小身影喊着跑过来。
    王安平一看是外甥大虎,弯腰将他抱起来:“干什么呢?这么开心?”
    “大舅!去大舅家!”大虎在他怀里扭着,“去大舅家!”
    “你自己不认识路吗?”王安平逗他。
    “我不认识!去大舅吃肉肉。”大虎理直气壮。
    王安平捏了捏他的小鼻子:“我还以为你想大舅呢,原来就惦记着去大舅家吃肉肉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